暑期里来逛北京科学中心,你一定不能错过位于主展馆(2号楼)四层生存展厅的“资源述说-储藏与开发”展区。在这里,不但能了解到我国海洋科研领域的大国重器,亲眼看到1:1的“蛟龙号”模型,更能通过操作台亲身体验科研人员在深海海底取样的过程。
“蛟龙”号设计深度为世界第一的7000米,于2012年成功进行了7000米级海试,说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的海洋区域,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科考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第5次下潜至7062.68米深处
“蛟龙”号因为可以定点悬停作业,让科学家们得以亲临海底,直接观测、测绘和取样,对海底某个点进行精细化研究。都说深海是海洋中的“荒漠”,但科学家们乘坐深海探测器探索研究发现,深海中不但有令人惊叹的奇异景观,还充满了各种奇妙的海底生物和很多迄今无法解释的奇特现象。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海载人探测器“蛟龙”号,到底有哪些超能力?作为我国第一艘载人深潜器,它在深海海底是如何工作的?海底“外太空”还蕴藏着哪些惊奇景象?
8月,首都科学讲堂将探索深海里的科技秘密,本期首都科学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全国海洋生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李新正,带领我们一起乘坐“蛟龙”探秘深海世界,开启一场夏日奇遇的海底大冒险!
8月5日上午10:00,欢迎大家关注讲座,和李新正老师一起乘“龙”探索海底深宫。本期讲座将在“北京科协”视频号、“北京科协”抖音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视频号、科普中国、北京科技报、腾讯新闻、北京时间、搜狐新闻、蔻享学术等平台同步播出,欢迎大家扫码收看!
来源: 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