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踢狗效应,我们从一块手表的损失为切入点,描述了大多数家庭可能发生的场景:会引发爸爸的负面情绪,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使得孩子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把妈妈也拽入负面情绪之中,一家人的负面情绪交互传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全家人的内心体验、人际关系、学习工作和物质财富都可能因之扩大损失。有一句俗语叫“祸不单行”,是不是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概括呢?
那么,如何才能从源头上截断情绪污染源,避免陷入恶性循环,让这个事件的损失最小化呢?我会让同学们转换一下视角,继续接龙:从爸爸开始,如何应对可以让悲剧转化为喜剧呢?这次接龙不像第一次那么自然流畅,很多人会卡壳,卡壳的背后代表着他们没有喜剧的体验和经历,也想不出该怎么说怎么做可以更好。能够经过思考说出的,最多的是不要打骂孩子,给孩子好好讲道理,以批评教育为主;另一回答类似是:不就一块表么,再买一块就是了。
然后,我们会一起剖析大家的答案:回答“不就一块表么,再买一块就是了”类型的,大概家境比较优渥;或者父母比较以人为本,重视孩子看轻财物。这样的应对措施不会造成上文中描述的情绪污染,但从损失中没有得到学习和提升,不会惜物,以后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财物损失,不是最好的选择。回答最多的“不要打骂孩子,给孩子好好讲道理,以批评教育为主”的,剖析一下爸爸的认知,是不是还是认为是孩子的错?只不过爸爸自己修为比较好,没有发泄情绪而已。
那到底该怎么做才可以没有白白损失一块表,以事件为契机转换为喜剧呢?我们引入情绪管理ABC 理论,从理论层面剖析一下。
情绪管理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A(Antecedent)代表诱发事件,C(Consequence)代表引发的情绪和行为后果。就踢狗效应来看,诱发事件A是孩子迷迷糊糊把手表弄掉下水道找不见了,引发的情绪和后果C是爸爸很生气打骂孩子,好像是A直接引发了C。但埃利斯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从A到C之间有一个桥梁B,B(belief)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当B是爸爸认为把手表弄掉到下水道是孩子的错的时候,就会引发他愤怒生气的负面情绪和打骂、批评教育孩子的行为C。ABC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原因。根据这一理论,要想转化C,关键是改变B,认知B改变了,对应的C才会转化,如图-1所示。
图-1
那爸爸该如何转化B呢?首先要改变归因模式,从外归因转向内归因,从自身找原因。一个成年人,把手表放到盥洗池旁边,家里有未成年的小孩子,作为家长应该预见到小孩子迷迷糊糊的可能会碰到,而自己没有及时收走,是有过失的。自己过失在先,才有了孩子随后的不小心造成的过失。如果有这样的认知,他升起的情绪应该不是愤怒生气,而是自责或者懊悔,就不会迁怒于孩子。其次要搞清楚自己是谁,守住自己的角色,才能看见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把手表弄丢之后,即便是爸爸不打骂,他也会恐慌害怕,觉得自己做错事了。如果爸爸这时候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作为爸爸,孩子的监护人、保护者、第一任人生导师,他自然就不会去发泄情绪,而是去呵护孩子,安慰孩子,同理孩子,主动承担自己过失在先的责任。最后就是行为和应对策略。当理上通了,就不会迁怒孩子;当情上通了,就会呵护孩子。通情达理了,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以后该怎么做会更好呢?爸爸先检讨自己,把手表放到了不该放的位置,以后一定要更加有条理,把东西规整好,都放到合适的位置。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的,很会见样学样,看见爸爸不责怪自己,反倒检讨他自己的过失,孩子自己也会检讨自己的,以后争取不迷糊了,也把东西放到位。如此一来,丢了一块手表,换来了全家以后更加有条理的高效的生活模式,就不是白白地损失,而是交了学费,让全家都从中学习提升了,岂不是转化为了好事?!
好,今天我们从引发负面情绪的污染源爸爸这个角度,探讨了如何截断情绪污染源。有足够智慧的爸爸,就是要定好位,守住爸爸这个角色,为所当为;归好因,先反省自身的失误,不迁怒;示好范,各归其位,让未来更好。如果您有不同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那么,接下来,作为有足够智慧的孩子和妈妈,如何在爸爸失控的情况下截断情绪污染的恶性循环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想法。
来源: 易人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