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Citizen Sustainable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第14次缔约方大会(COP14)计划在2024年2月左右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Samarkand)举办。离大会开幕还有半年多之际,CMS在2020年第13次缔约方大会所达成的共识基础上,于2023年6月下旬发布了关于海洋生态系统内迁徙物种受不同污染途径影响程度的官方报告。这份报告罗列分析了目前对海洋迁徙生物危害最明显的几类污染来源,旨在为大会议程内容提供更精确方向的同时也进一步给世界各国特别是海洋大国以及已经被污染严重困扰的国家敲响了未来海洋利用的警钟。

图源:CMS Twitter

根据报告内容,海洋污染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1. 声、光学污染

海洋从来都不是大部分人潜意识内认为的“寂静之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意味着在其深幽的表面下存在着许多种无法轻易察觉的声音,但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加剧,人为制造的声响逐渐对原有生物造成了负面影响:轮船汽笛声、军事设施发出的声纳信号以及海洋工程(如海底电缆建设)等行为都是海洋噪音的主要来源。科学家研究发现,噪音的频繁出现扰乱了生物正常的通过声音获得引导的行为,包括求偶、季节性迁徙等。噪音强度过大甚至会导致部分生物的听觉灵敏度显著下降。

尽管在13次缔约方大会上与会各方已经在光污染治理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突破,这类污染在目前全球人口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仍然在加剧:其主要来源于沿海城市光学设备以及远海人类活动(如货物航运)。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学界在光污染对生物具体会造成什么影响的研究方面进展有待提高,这无疑给光学治理的入手点蒙上了不确定性。

图源:Science Direct

2. 海洋塑料污染

根据CMS的这份报告:每年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废物通过渔业、航运业等不同途径进入海洋,其中更是有150-250万吨塑料是通过河流注入,意味着它们在到达海洋过程中已经对更大范围的水体造成了污染。数据显示,大部分由河流排放的塑料主要是从亚洲的数条大河进入,这里也是世界上人口与人类活动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而塑料自身具有的吸附性则进一步地将海洋中不同的漂浮污染物集聚在特定的范围周边,形成令人触目惊心的“垃圾带”(Garbage Patches);与此同时,塑料难以沉降的特征使得它们与吸附的污染物长时间地在海洋表层漂浮,延长了海洋受影响的时间尺度。

至于塑料对海洋生物具体的危害途径,科学家们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研究得出了多种结论,大众最常见就是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制品:动物在食用后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出现功能性障碍,即便能将其正常消化,鉴于塑料是由高分子组成的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下的消化过程极易分解塑料并释放出高毒性的物质,对物种的健康状况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图源:网络

3. 化学物质污染

人类在20世纪对化学物质的探索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高度,农业杀虫剂等高效化合物的发明助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其短时间内成为了畅销的商品。经过几十年的历程,人类对它们的依赖度不降反升,尽管杀虫剂或者化学肥料是保证农业工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但对于它们的过度使用将会使化学残留物通过河流土壤等方式吸收的几率大大提高,海洋也同样不能幸免。

事实上,科学家们在研究后发现:相比于世界其他海域,位于南欧以农业为主国家沿岸的地中海内的杀虫剂含量已明显呈现异常的高企,随着洋流的扩散效应,杀虫剂内的有毒物质很有可能对北大西洋洄游的鲑鱼(Salmon)带来危害,但具体的效应需要更细致的研究;同时,化学肥料内富含的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催生效应,其过度泛滥也将导致更大面积的海水富营养化。

这份报告内还介绍了许多其他种类的污染来源,可以肯定的是,海洋污染对于迁徙物种的危害不可忽视,同时鉴于污染种类的多样化,人类真正减缓乃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与行动将会是多维度的。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社会对此的重视程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笔者从CMS推特账号了解的信息,本次大会的举办时间推迟至2024年2月是受到“不可抗力因素”的结果,某种角度上意味着其优先性相对处于不利的位置。作为关注环境保护的群体,我们希望这一局面通过日后举办的不同层级会议和达成的共识中得到逐步改善。

参考文献:Simmonds, M. and Nunny, L. (2023). MIGRATORY SPECIES AND MARINE POLLUTION: A BRIEF OVERVIEW OF ISSUES.

编译:谭牧遥

审核:Sara

编辑:Tommy

来源: 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