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又叫“静默的流行病”,刚开始时没有什么症状和不适,但骨量却在缓慢的流失着,因此易被大家忽视,直到出现疼痛难忍或骨折后到医院就诊时才发现。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行动力和正常生活,极大的降低了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质量。

我国骨质疏松的现状极为严峻,因此大家应当知晓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学习一些骨质疏松的预防知识,尽早预防骨梳松。

骨质疏松的定义及现状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进而导致骨脆性增加,以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也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近些年来,骨质疏松呈现年轻化趋势。

随着我国老年化形势加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上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样,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七普”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约2.64亿(占总人口18.7%),65岁以上人口约1.9亿(占总人口13.5%),是全球老年人最多的国家,未来形势会更加严峻。

全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9%;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据此估算,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约7000万。

比患病情况更加严峻的是,我国50岁以上患者对骨质疏松知识知晓率仅为7.0%;已发生脆性骨折患者的骨质疏松症诊断率仅为65%,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尚不足25%。因此,我国骨质疏松防治面临着“一高三低”的局面,即患病率高,知晓率、诊断率和治疗率低,且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诊疗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是指影响骨骼健康,造成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最终导致骨骼强度下降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包括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一、不可控因素

包括种族、年龄、女性绝经、家族史等。这些因素不能改变,也不能通过相关方式进行预防。

二、可控因素

(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体力活动过少、阳光照射不足、吸烟和过量饮酒、饮食结构单一致使营养结构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盐(钠)饮食、体重过低、过量食用咖啡因等。

(二)影响骨骼代谢的疾病: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甲亢等多种内分泌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慢性肝病肾病和心肺疾病等。

(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抗癫痫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药、抗病毒药、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骨质疏松的预防

任何疾病,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预防骨质疏松,需要从生活方式着手,配合使用适当的骨健康补充剂。

一、避免过量饮酒

长期过量饮酒可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形成,导致骨量丢失。酒精会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和活性,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干扰维生素D的正常代谢及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等。且过量饮酒会增加跌倒概率,加大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建议大家少饮酒或不饮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成年男人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60°酒精度)、女性不超过15克,有基础疾病患者应当减少饮酒量。酒量没有“阈剂量”,所以我个人建议大家不要饮酒,最好做到滴酒不沾。

二、减少咖啡因、浓茶的摄入

大量摄入咖啡、浓茶会影响钙的吸收,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建议减少咖啡因和浓茶的摄入,可以适当喝一点淡茶。

三、减少盐(钠)的摄入

我们知道高盐(钠)饮食是高血压的风险因素,其实高盐(钠)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高盐(钠)摄入会促进人体尿钙的排泄,长期就会导致骨质丢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WHO推荐每日摄入盐的量不超过6g,而我国居民每日食盐实际摄入量远远高于此标准。生活中除了盐含钠外,还有一些调味品含钠,我们易于忽略,如味精、鸡精、酱油等,在做饭的时候可以少放盐,减少盐(钠)的摄入。

四、避免吸烟

大量研究表明,烟草中许多有害物质可以影响骨代谢,抑制骨形成,促进骨吸收,引起骨量丢失增多,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风险。吸烟者骨量丢失率约是不吸烟者的1.5~2 倍。女性吸烟还可使绝经年龄提前,卵巢功能早衰,绝经后体内雌激素不足会加重骨质疏松症。

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希望大家避免吸烟,有烟瘾的应当早日戒除烟瘾,不吸烟的人群千万别吸烟(包括二手烟)。

五、其他

1、保证充足的日照。经常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进而促进钙质的吸收;

2、适当地规律运动。如进行慢跑、打太极、打乒乓球等,增加骨骼的抗性;

3、避免摄入影响骨骼代谢的药物;

4、避免跌倒。

参考资料,《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22版)》

(作者: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李想)

来源: 波波医生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