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从30岁往后,时间过得好像越过越快。从童年时光到学院中漫长的上课时间,再到现在转瞬即逝的上班族生活,可以说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那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那些消失的时间究竟都去哪里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很有可能就出自于作为观察者的我们自己身上。

为什么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就越快呢?

时间是一种神奇而迷人的现象。它被认为是宇宙中的基本性质之一,与已知的三个空间维度(长、宽、高)一起,构成了爱因斯坦著名的时空间理论。更重要的是,爱因斯坦证明了时间是相对的,并非是一个不变的固定常数。而时间的性质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到底是如何感受它的存在的。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实验中,实验人员让孩子安静地坐着,闭上眼睛,并开始计时一分钟,时间到了之后让他们说出感觉过了多久。而得到的反馈是大多数孩子都认为只过了40秒或更短的时间。但当用同样的方式对成年人和老年人进行实验时,得到的回馈则是好像已经过去了70秒或更长。科学家们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发现,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一年在他们的感知中是其整个生命可回忆部分的10%,但对于一个50岁的人,一年只占他们可回忆生活的2%。明明钟表上所测量到的现实世界中的时间是恒定流动的,但为什么不同年龄的人会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呢?

杜克大学机械工程系阿德里安·贝扬教授提出一个基于神经信号处理物理学的假设。他认为客观可测量的“时钟时间”和我们主观的“心灵时间”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处理视觉信息的速度会减慢。就好比视频的帧一样,一秒内的帧越多,我们感受的图像播放速度越慢,如同慢动作一样。但一秒内的帧越少,图像移动的速度就越快,如同按了快进键一样。贝扬教授发现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感知觉的灵敏性会更加强烈。与高级的摄像机一样,我们每秒捕捉的画面帧数也更多,就会感到时间过得很慢。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大脑的神经视觉记忆形成的速度会逐渐变慢,每秒所观察到的“帧数”在减少,就产生了时间的快进感。

此外,作为观察者的我们还有一个感知特性,那就是时间的未来流动性。在我们的感受中,时间永远是向前推进而无法倒退的。举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杯子从桌子上掉落碎裂的场景,但我们永远不会看到一堆破碎的玻璃重新组装成杯子,然后跳回到桌子上。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时间未来流动性的印象就越是深刻,也越加习以为常,形成了一种固定永恒的感知习惯。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时间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的错觉。

那为什么时间还会忽快忽慢呢?

年龄越大时间过得越快,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感受到的真实体验。但是,可能有人就会好奇:“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会感觉,这段日子似乎过得比其他日子慢很多呢?”关于这个问题,答案也许就和你的孤独感与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联系。

法国的洞穴探险家Michel Siffre,就在1962年用自己做了一个实验。他独自住进了与世隔绝的洞穴中来感受时间的变化。在漆黑的洞穴中,他试图从1数到120来计算两分钟的时间,结果他却整整花了5分钟才数完。在实验的过程,他感受到了极度的孤独感,而在他从洞穴中出来之后,他估测这次洞穴旅行大概持续了34天,但事实上他在那里面已经呆59天之久。

此外,感到时间过得慢可能也是身体在预警的一种表现。当你最近睡眠规律严重失调,身体和大脑都未得到足够的休息时,你对时间的感受性就会变得迟钝。另外,现在许多年轻人因为平日花费太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也会导致他们对时间产生扭曲的感受,出现刷手机时时间过得飞快,但是一做其他的事情就会产生度日如年的既视感。

作为时间观察者,我们能做点什么?

我们对时间的体验也会受到注意力、动机、情绪等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有着过多的负面情绪或压力时,对时间流速的感知就更容易倾向于缓慢。所以,如果你感觉最近的日子很难熬,并且发现这可能是负面情绪和压力在作祟,那么可以通过调整自己情绪,例如听音乐、冥想和朋友聊天等等的方法进行改善。

当然,如果你想尽可能让自己对时间的感受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据身体状况建立一个良好的作息与生活习惯。有的人也许有着“百灵鸟型”的作息习惯,而一些人有的则是“猫头鹰型”的作息习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并且保持合理的饮食与适当的体育锻炼,这些都可以帮助你拥有个健康的身体和最贴近自然的时间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Bejan, A. (2019). Why the Days Seem Shorter as We Get Older. European Review, 27(2), 187-194. doi:10.1017/S1062798718000741

【2】Lazarus, A. A. (2005). Multimodal therapy. In R. J. Corsini & D. Wedding (Eds.), Current psychotherapies (pp. 337–371). Thomson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来源: 苏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