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上海的天气凉快不少,
但据最新气象预报,
熟悉的“晴热+雷雨”套餐即将回归。
近日,有研究证实,
“湿热”也比“干热”让人更难受,
甚至说危险也不为过!
近日,刊登在美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上的新研究提醒,湿热超34℃,就会增加心脏负担。
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在潮湿的情况下,即使是34°C的气温,就能让人的心率稳步上升。这意味着心血管负荷的加剧;但当空气干燥时,这一临界值将提高到41°C。
并且,该研究发现,在人体核心体温升高之前,高温就已经开始攻击心血管,使心脏“紧张”了。
所以,家人们,
空调该开还是要开啊,
命要紧!
不久前高温时的热搜词**“热射病”就是“湿热”**引起的。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有两类人群要格外注意,一类是婴幼儿、孕妇和年老体弱的患者;针对这类人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居住环境,使用空调降低室内温度,适时增减衣物;注意多饮水,避免脱水;如发生感冒、腹泻、发热等不适情况时及时就医,避免儿童单独在汽车内或狭小空间内。
第二类是包括军人、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需要在夏季高温环境中进行户外作业的人群,针对这类人群我们需要进行“热习服”训练,给予他们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合理安排工作、训练时间,尽量避开气温较高的时间段、缩短高温环境连续工作/训练的时间,保障充分的饮水以及矿物质的补充,同时安排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
来源: 上海科协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