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延波 北京市回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张 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显示,2018年我国约有194万人死于脑卒中,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的发病人群正趋于年轻化,青年已成为脑卒中发病的罹患人群。数据显示,35岁以下人群发生中风的人数占总数的9.77%,45岁以下人群已超过10%,也就是说每10个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个年轻人。而这群人正是家里的顶梁柱,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旦发病,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受到脑卒中的“青睐”,青年人常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我们如何预防?一旦发现,如何才能将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一说。

我们先看看青年人受到脑卒中“青睐”的因素。

这要从青年人自我认知的现状,包括身体、生理、社会及生活方式综合分析。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青年人总以为自己很年轻,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自觉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不注重定期体检。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青年人无疑担负着重大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于是他们大多数像陀螺一样在职场不停地旋转。在烟雾缭绕中,手端着续命奶茶,嚼着高热量、高盐的快餐,一动不动地端坐在工位上,手指快速敲击着键盘,点灯熬油到深夜是常态,好不容易有点时间,得赶紧躺平刷“某音”“某手”,体能活动时间被挤占,在忙忙碌碌中,熟不知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正在悄然走近……

上述不良生活习惯,让青年人体重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夜里呼噜声越来越响,间断还会被憋醒,而到了白天总感觉昏昏欲睡,周身疲惫,久而久之,身体内的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经、体液信号传导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但在外表没有任何表现,加之青年人对自己身体状况迷之自信,不会常规去医院检查身体,因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就悄悄地隐匿在我们的身体里,伺机而动。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像特务一样蚕食着我们身体这座房子,尤其是破坏房子里的水道管路(血管),管壁渐渐长出许多粥样物质,使管路变得狭窄甚至堵塞,管路一旦堵塞,流动的血液迅速停滞,这时需要血液供养的脑组织,就像田地失去了灌溉的水,田地里的庄稼就会干枯,最初我们的脑细胞在短暂的时间里得不到血液的灌溉就会发生缺血,断流时间超过一定时间窗,脑组织得不到复流,脑细胞就会出现坏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死;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在管壁遭受上述因素破坏的基础上,高压血流不断地撞击管壁,使局部管壁变薄或者膨出,长出瘤样物质,直至一个大力冲破,壁破血出,于是就发生了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脑溢血”。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众所周知,大脑是发出语言、运动指令的高级司令部,是感知外界,整合信息的CPU,所以无论是大脑缺血还是出血,都会出现各种言语、运动感觉或认知功能受损,我们要么会失去言语、瘫在床上,要么会失去知觉、意识,甚至失去生命。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有3/4的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有40%的病人遗留重度残疾。一旦发生,作为青年的我们不再是父母、妻儿的依靠,反而让他们承受巨大的精神打击和沉重经济负担,原本和谐的家庭,将不再有欢声笑语。

那既然脑卒中有如此大的破坏力,作为青年的我们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呢?现介绍简单易行的脑卒中防治三部曲。

首先,正视自己的身体状态,定期体检筛查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家族史的青年人,如血压、血脂、血糖、体重及BMI,动态心电图、脑血管超声,必要时筛查不常见危险因素如卵圆孔未闭、血液病等。

其次,认真对待治疗筛查出来的上述危险因素,规律服药控制,并定期监测,定期专科评估复诊,将危险因素控制在目标范围。如果是高血压患者,请遵医嘱按时服药,切忌一劳永逸的思想;切忌盲从或随意调换自己的用药,要知道好药不一定适合你。

再次,改变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平衡膳食,远离高脂高盐饮食,莫沾染某些药物,减少躺平时间,定期锻炼,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天至少30~40分钟,最好是有氧运动,如打羽毛球、骑车、慢跑、跳绳、练太极拳等,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少做怒发冲冠之事,调整心态,必要时适当进行药物干预。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那一旦发生了脑卒中,如何早识别,早自救,继而将脑组织坏死降到最低?

快速识别脑卒中症状,并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接受救治至关重要。脑卒中救治效果具有很强时间依赖性,尤其是占脑卒中70%左右的缺血脑卒中,当其发生时,脑细胞会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死亡,尤其是症状出现时间超过4.5小时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死亡。所以要在发病4.5小时内尽可能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8 小时内,就近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急性期血管内治疗,以尽早开通堵塞的脑血管,挽救尚未发生坏死的脑组织、脑细胞,从而最大限度减少脑梗死的残障率及病死率。

2021年7月,中国卒中学会正式发布了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BE FAST口诀”,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最后1个字母是提醒一旦发现卒中症状,就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立刻就医。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不能言语、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拨打120或999到就近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总而言之,缺血性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早识别、早就诊、早治疗,早获益、早康复、早回归。 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性卒中,发病率30%左右,尤其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所以更不容小觑,因其破坏力大,有效的治疗手段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更高,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愿我们的青年人在不该发生卒中的年龄远离卒中,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承担那一份属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