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公认的健康“杀手”,而一个癌字三个口,很多癌症真的是“吃出来的”——据美国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表的数据显示,癌症的发生40%~50%归因于吃!

我们体内每天都有细胞自然死亡,然后由健康的细胞分裂替代,而在每次分裂中都有极低的概率发生癌变,成为“叛军”。不过,当我们的身体足够健康,免疫细胞处于优势时,就能阻断它们发展成癌。

但一些日常饮食也会成为“叛军”的“帮凶”,打破身体平衡,导致癌症找上门!

1、酒精

酒精涌入口腔时,大量口腔黏膜细胞会阵亡;而其代谢产生的乙醛,不仅能直接与DNA结合,导致DNA突变,还可以致使体内细胞死亡,诱发慢性炎症,增加癌变概率。

2020年,中国约有28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可归因于饮酒,包括口腔癌、喉癌、鳞状细胞癌、结直肠癌、肝癌等。

2、槟榔

一颗槟榔入口,其本身就比较粗糙,会刺激、损伤口腔黏膜;再加上其中含有的槟榔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等,都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嚼槟榔习惯的人患口腔癌的几率是不嚼者的20倍,若合并吸烟,风险将是普通人的123倍!

3、过烫的食物

食物过烫,口腔和食管黏膜都会被灼伤,长期以往容易引发炎症,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4、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糖类不会直接导致癌症,但是糖类摄入过多,可以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很多癌症的风险因素,如乳腺癌、卵巢癌、消化道癌症等。

高脂肪饮食会扰乱肠道菌群,进而增加肠道炎症、肿瘤等风险;另外,脂肪中所含的类固醇可以在人体内转变成雌激素,当雌激素持续过多时,会增加乳腺癌等风险。

像腌制食物、加工食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硝酸盐,它会在胃内被转变成亚硝酸盐,若进一步与蛋白质结合,就会生成致癌物——亚硝胺,从而增加胃、肠、胰腺等消化器官病变甚至癌变几率。

5、油炸、熏制食物

食物经高温反复煎炸或熏制后,特别是炸焦的食物,会产生大量致癌物,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等,长期反复刺激,更容易引发食道癌和胃癌。

另外,食用油反复高温加热会使脂肪酸氧化、裂解、聚合,产生更多致癌物,包括多氯联苯、丙二醛等。

6、发霉的食物

发霉的食物当然没有人会故意去吃。不过花生、玉米、大米、高粱等食物很容易受潮,进而被霉菌等污染,特别是梅雨时节,但很多时候肉眼都无法发现。

而这些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含具有致癌作用的霉菌毒素,它与肝癌的关系极为密切。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