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床能预防压疮,对压疮手术后护理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气垫床使用者主要以长期卧床的老人为主,它的主要原理就是让卧床者身体局部受压面积变大而分散压力,让血液通畅,皮肤正常供氧。对于长时间卧床的老人来说,气垫长能有效的预防压疮和帮助治疗压疮的辅具。
核查后发现护理措施中没有给压疮患者使用气垫床,了解情况后得知,原来是患者拒绝使用气垫床,该患者反馈到气垫床不舒服。那么气垫床在使用中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样的危害?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气垫床”的各种问题。
调查中发现,100种各类病例中气垫床类型使用不当的有25例(占25.0%)。对于晚期肿瘤、骨折以及全身极度衰竭的患者,如果都选择应用同一种气垫床,可能导致无法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反而导致发生压疮的情况。
(1)气垫床的正反面被弄错
正反面弄错的原因是有的人对气垫床的铺设方法不熟悉,在铺垫时忽视了正反面的区别,而将本该铺在下面的一面铺到上面,该铺到上面的一面铺在下面。
为了气垫床不受污染,有些气垫床使用者在床单上面或者下面垫一次性床单(塑料或橡胶制品),这样做反而容易致使老人发生压疮。塑料或橡胶制品的防水性能强,能较好的保护气垫床不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但其透气性能差,使用后会影响气流的喷出,使气垫床保持皮肤干爽的功能大大降低。
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掌握气垫床使用的适应症,有些不该使用的患者也使用了气垫床,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有些护理人员在给老人使用气垫床后,忽视了其他基础护理措施,从而导致压疮。其发生部位多为枕部、足跟部、肩胛部和骶尾部等骨突部位。主要与老人过度消瘦、水肿、低蛋白血症以及没有定时为老人翻身及在骨突部位使用其它保护器具等有关。
很多医护人员对气垫床的清洁消毒与保养维护落实不到位,致使气垫床在使用中缺乏常规维护,没有对气垫床进行清洁、消毒及定期保养。
大多数护理人员都是靠主观判断气垫床压力。临床上对气垫床的软硬度调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使用者的主观感觉;一种是凭医护人员的手感和经验,这样可导致不良的后果。如医护人员担心压力不够,输出气压调到最大,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如疏勿大意,压力不够,导致压疮的发生,老人虽然卧于气垫床上,仍需要执行2~4小时翻身1次。
气垫床大多是由PVC面料制作而成的,气垫光滑、柔软,垫面呈波浪形设计。由于铺气垫床时需要暴露气垫床的进气口,床单铺在上面没有固定,在抬起床头时易造成床单松散、错位、下滑,因此每天需要整理多次。在反反复复的整理过程中,以及在升、降床头时都容易使气垫床充气管道接头处松脱或导致其管道受压而不能正常充气。
在给老人使用气垫床之前,应对老人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不能尽凭经验或评分法来确定,而要结合老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避免判断失误。可使用客观评估法,对老人压疮易患因素充分评估。
在使用气垫床的同时,同样要加强对老人的基础护理。
(1)定时为老人翻身;
保持老人床铺整洁、避免潮湿和摩擦刺激,翻身或使用便器时避免拖、拉、推、拽等动作;对压疮重症患者,在其骨突部位适当使用一些保护器具,如海绵垫。
为防止管道受压和脱落,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改进传统的使用方法
在气垫床上加1块布套,再铺大单,这样气垫床就不容易滑动,而且减少气垫床上的灰尘、沙粒及其他异物,也可避免汗渍、血渍的污染,延长气垫床的使用寿命;另外,气垫套缝制简单,易于更换清洗,可以定做后使用。
认真检查气垫床各管道的连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防治管道松脱和受压湾折,尤其是在升、降床后及整理、更换床单后要注意仔细检查。
为了避免调节压力时的主观臆断,可使用压力表对气垫床压力进行调节。据研究,将气垫床的压力调至6kp最为适宜。
来源: 李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