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都知道,婴儿会用哭泣表达身体感受,比如饥饿、害怕,当然也包括疼痛。可是你知道吗,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给婴儿做手术时,医生们普遍不会积极使用麻醉剂,因为“婴儿没有痛觉”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医学共识。这是为什么呢?

痛觉是怎样来的?

1985年,一个名叫杰弗里·劳森的早产儿在美国出生。医生发现他的肺动脉导管没有自然闭合,决定立刻手术。这是种在早产儿中很常见的发育缺陷,会严重影响婴儿的血液循环。这个手术需要从颈部切开一个口子,进入胸腔对血管做修复,还需要配合手术拉动胸腔里的组织器官。但手术过程中医生没有使用麻醉剂,只用了肌肉松弛药。所以,小杰弗里在手术过程中不会乱动,但他的意识一直是清醒的。后来小杰弗里仍因多脏器衰竭不幸去世。

他的母亲得知手术过程中没有使用麻醉剂后非常惊讶和心痛。但是在那个年代,“婴儿没有痛觉”可以算是一种医学共识。婴儿尤其是脆弱的早产儿对药物的敏感性和风险比成年人高,作用于神经系统的麻醉剂更是一类需要严格监管的药物。基于这些认知,给婴儿做手术时,医生们普遍不会积极使用麻醉剂。

为什么那时人们会认为婴儿没有痛觉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疼痛。

国际痛觉研究学会对痛觉的定义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者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悦的感官和情绪体验”。最常见的是来自皮肤的浅表疼痛,它们通常是尖锐的、局部的,位置也比较清楚;而像身体深部的内脏疼痛,更多是钝痛,可以是慢性的,位置也不一定很清晰。例如,有些心机梗塞的病人感受到明显的背痛而不是胸口痛。

配图来自图虫网

人体的皮肤、组织和脏器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它们会把伤害性的刺激转变成电信号,通过脊髓传递给脑干和丘脑,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痛的感觉。

婴儿的痛觉曾被忽视

19 世纪前,人们对痛觉的认识不够全面,再加上婴儿本身属于弱势群体,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的感知能力包括痛觉便被普遍忽视和否定了。

1859年,麻醉剂出现十多年后,查尔斯·达尔文出版了著名的《物种起源》。其中的理论促成了一种朴素的观点,认为人类是从更低等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有些人将新生儿看成是接近人类进化早期的一种生命状态,他们更像懵懂的小动物,而不是人类。

另外,不像血压、心率等指标那样能被直接测量,疼痛的主要信息更依赖患者的语言描述。有就医经历的人应该会记得,医生会让你描述疼痛的部位、性质,还可能让你从1-10打个分来描述疼痛的程度。显然,婴儿是无法提供这些信息的。

其实,达尔文本人是相信婴儿有痛觉的,只不过他认为婴儿比成年人更容易忘记疼痛。这个观点虽然有一定争议,但它促使人们积极研究婴儿痛觉的真相。

当时很多人认为婴儿的大脑发育不成熟,根本没有发展出痛觉。有人对婴儿进行了针刺实验,发现婴儿会流泪,但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反射,与疼痛没有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已证实,婴儿天生就具有痛觉。在人类胎儿期,脑和脊髓就已形成伤害性刺激神经束髓鞘。在胎儿的脊髓可以检测到P物质及其受体,这是当身体受到刺激,比如损伤或炎症时,神经元分泌的一种能调节痛觉的化学信号物质。这说明从胎儿期开始,人类感知疼痛的神经系统就已形成并具备了功能。

不过,婴儿痛觉的神经生理机制与成人相比仍然存在某些差异。磁共振扫描发现,新生儿在受到急性伤害后,大脑中涉及情绪解读的杏仁核和眶额区皮质没有被激活,因此他们可能无法体验到成年人的所有情绪。另外,婴儿对刺激的抑制功能不成熟,调节痛觉的能力较弱。有数据表明,新生儿的痛觉耐受性比儿童低 30-50% ,也就是说同样的刺激,他们的痛感更强,甚至一些无害的触碰和皮肤刺激也能引起婴儿的痛觉。

科学看待婴儿痛觉

痛觉有利有弊。一方面,痛觉能警告身体可能存在的损伤,从而加以躲避;另一方面,疏于管理的疼痛会带来负面影响。没有被麻醉的婴儿在手术后会出现更严重的应激反应,术后恢复的时间更长,也更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早期的疼痛经历可能导致婴儿应激反应系统的发育异常,或降低孩子在经历疼痛事件后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些婴儿在蹒跚学步时脾气暴躁就可能与此密切相关。疼痛还会让婴儿对抚育者产生不信任感和恐惧。0到3 岁的婴儿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对婴儿进行疼痛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987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和美国儿科学会宣布: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对婴儿进行手术不再符合道德标准。由于婴儿不会说话,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多个维度的工具来监测他们的疼痛。例如,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或是从哭声、面部表情、肌肉张力、睡眠情况等行为指标。近年来,脑电图、近红外成像、功能磁共振等神经影像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评估,为进一步研究婴儿痛觉提供了大脑电生理、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重要数据。

婴儿痛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婴儿痛觉的认知和理解也会不断完善。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徐斯佳

审核:陶宁(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