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地榆,血箭草,黄爪香,山地瓜,猪人参功效 |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血箭草是地榆的别称,名字中带着血字,顾名思义与血有关。它是野草,也是本草,可治疗尿血等疾病,还因其长相奇特,花穗紫红色,血液的颜色,打眼一看,就像是带着血的箭头,因此得名血箭草。
它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的疆域中几乎都有它生长的影子,尤其向阳的山坡及一些灌木丛中常见,占领地域相当庞大,生长也相当旺盛,花朵可以欣赏,根茎可以入药,自然在诸多野草中脱颖而出,成了山霸王。其实,地榆是它的学名,中药书籍中都称呼为地榆。
细细琢磨植物的名字,非常有趣,虽然千奇百怪,来源各异,但是都有依据,有依据形状的,有依据色彩的,有依据用途的,地榆却是借鉴有名字的植物来给它起名字,地榆的叶子看上去有点像榆树的叶子,这种植物又长了满地,意思是“靠近地面生长的榆树”。但地榆不是榆树,只是因为其叶片形态酷似榆树叶,才得了“地榆”这个学名。其实,地榆它还有诸多别称,譬如,黄爪香,山地瓜,猪人参……其中,“猪人参”这个名字很特别,但是,地榆与人参并不搭界,看到这个名字时,却让人浮想联翩。早些年,猪比人先吃上血箭草,猪特别喜欢这种野草,猪吃后,长得又肥又壮,而且猪还不生病,带来的效果像人参的疗效。其原因,血箭草生命力强,营养价值高,在哪里都能生长,喂猪再合适不过了。又因它地下的根是纺锤形,中间粗两头细,挺像人参的,民间才用猪人参的名字来称呼地榆。猪人参另一层含义是“给猪吃的人参”。

虽然血箭草叶子是尖的,带有齿轮,像榆树的叶子,可植株却不能与榆树媲美。地榆的植株不高,一般在三十厘米与八十厘米之间,茎根标直,叶柄无毛,就像一个旗杆,基部有稀疏的腺毛,基生叶片是羽状复叶,有四到六对小叶子,叶子是卵形,或者是长圆状卵形。植株看起来瘦小,而地下的根却很粗壮,有呈纺锤形,有细圆柱形,根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纵皱及横裂纹,横切面是黄白色或者紫红色。地榆与榆树的区别在于它的花朵非常漂亮,花果期在七月至十月间,穗状花序椭圆形,花的颜色一般是暗红色的,如同血液的颜色。果实包藏在宿存萼筒内,外面有斗稜。
民间百姓对血箭草的根茎,就是它中药的名字地榆格外青睐,因为它可以治病。地榆沉降而走下焦,适用于下焦血热或湿热蕴结引起的便血尿血、痔疮出血等症。地榆又是治疗烧伤烫伤之要药。《名医别录》中记载,地榆能够“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地榆还具有抗炎、镇吐、止泻、抗溃疡等作用。掰开细品,味道略苦,但是无毒,它可养肝,它可护肾,它还是清肺的好帮手,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主治便血,尿血,吐血,溃疡肿痛,湿疹,烫伤,蛇虫叮咬后清毒等重要功效,在农村被称之为“药王”。
民间流传一句话,“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李时珍曾说:“宁得一斤地榆,不要明月宝珠。”
可见,自古地榆的药用价值就被珍视。传说中有一 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从前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员外,姓张,张员外家有个女儿叫张鸣翠。张家大宅旁边住着苏州知府陆志远,知府大人的儿子叫陆逍遥,陆逍遥比张鸣翠大两 岁,两人青梅竹马,双方父母给两位年轻人定了婚约。

陆逍遥十八岁那年,皇帝为了建新的宫殿,要各地增税。陆志远觉得增加赋税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于是上书反对。皇帝没有采纳此建议,但陆志远没有按新规上缴税款。皇帝大怒,把陆志远发配到西北去充军,并下令陆家后人不能入朝为官。陆志远在充军的路上病死了,陆逍遥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只好去药店当学徒。陆逍遥二十岁那年去张家 提亲,张员外觉得陆逍遥是罪臣之后,现在又家徒四壁,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其实,张家小姐早已钟情陆逍遥,家里给她说几门亲事她都不予理睬,张家人怕她和陆逍遥私奔,便把她软禁在闺房中。
冬天,隔壁家小孩燃放烟花不小心点燃了张家马棚的草料,天干物燥,火借风势把张家大宅子引燃了。张家人忙着救火和逃命,慌乱之中没顾得上闺房中的大小姐。陆逍遥听说张家着火了,也赶来救火。火势很大,已经点燃了闺房房梁,张小姐在里面呼救,陆逍遥心急如焚,披上 浇过水的棉被往屋里冲,过了一会儿,他抱着奄奄一息的 张小姐逃了出来。 张小姐手上脸上都烧伤了,陆逍遥只受了点轻伤。陆逍遥用地榆研磨成的粉,用麻油调匀,涂在张小姐的伤口上,并用纱布包上。张家小姐因为烧伤了脸十分伤心,几度想寻死被发现。张家人正在为了大小姐发愁的时候,陆逍遥又上门提亲。张员外想,本来和陆家就有婚约,现在他又救了女儿的命,女儿脸烧伤了,嫁给大户人家也有困难,况且女儿已然钟情于他,不如顺水推舟,就把女儿嫁给他。于是张家同意了这门婚事,并出钱为他俩置办婚礼。新婚之夜, 张鸣翠拆下了纱布,对着镜子一照,发现受伤的皮肤竟然完好如初,心里十分高兴,没想到地榆治烧伤疗效如此显著。

老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矮小的血箭草的根和叶还可提制栲胶,切碎捣烂的浸出液可以用作农药;根还有丰富淀粉,可酿酒;果实可榨油,用于工业。不要以为它是一种普通的杂草,只有根才有价值,其全身都是宝。春天的茎叶也是一种野菜,茎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及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成分要高于普通蔬菜。春夏季节采集嫩苗、嫩茎叶或花穗,用开水滚烫后,用清水浸泡,去掉苦味后炒食、做汤或腌菜。地榆作为野菜食用时,除了其丰富的维C含量,更是因为它“香”,吃起来有一股黄瓜味,淡淡的清香无形之中增加了人们的食欲,为此又被叫做“黄瓜香”,做汤放几片血箭草的嫩叶片,汤的味道会更加鲜美;还可以将其泡在啤酒或清凉饮料里,增加风味改善口感。以前遇到饥荒时,山里的百姓就去采血箭草来充饥。
如今,人人都知道成仙之说是骗子的谎言,对古人而说,却蛮有吸引力。北魏的贾思勰就在《齐民要术》里提到,用地榆搭配其他材料煮水服用,可以成仙。古代卫生条件差,容易感染很多疾病,血箭草可以清热解毒,对古人健康有帮助。于是,多吃点地榆可减少疾病的威胁,相对不服药的人,活得久一些,活得质量好一些,为此,就被认为这是成仙了。

血箭草不光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它的观赏价值也颇高。客观说,野草最招摇最漂亮的便是它的花,一生最引人注目就是绽放。这时,血箭草美观的叶形成了陪衬,夺目的果穗成了重中之重,紫红色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美得醒目,美得耀眼。成片种植可以美化庭院或是公园,更是非常高贵和典雅。花枝也是极好的插花材料,它的花是天然的“干花”,能长时间保持颜色和形态,不会像其他鲜花只绽放几日。美中不足,血箭草的花多分枝,用到插花作品中可能会略显杂乱。
每每见到血箭草开花,总有种温馨暖人的感觉。目光读它,总会自我陶醉其中,感受着山中霸王的震撼。(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 陈凤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作品集《瀚海情书》《守护大山的人》《长白山下是我家》《长白山动物科普绘本》《记得住乡愁》。

来源: 陈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