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天泠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唐义诚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委员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
审核:毛利华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副教授
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7月5日晚,知名歌手李玟的姐姐@李思林Nancy 在微博发文表示,CoCo(李玟)于数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郁症,经过长时间与病魔斗争,可惜近日病情急转直下,于7月2日在家中轻生,送院后一直昏迷,经医院团队努力抢救及治疗,最终于7月5日返魂乏术,与世长辞。这让广大歌迷十分难过和震惊,更有不少网友表示“真的不敢相信,CoCo看起来多么的乐观啊!”那么,乐观开朗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吗?
微博截图
分析
先来回答大家的疑问,“阳光开朗的人不会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误解,性格开朗活泼的人也可能会罹患抑郁症。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提到抑郁症,大家印象中总认为症状表现就是:
出现持久的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
对之前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
体力精力下降,容易疲惫
睡眠障碍,其中包括失眠或睡得太多
食欲的变化,食欲不振或是暴饮暴食
快速的心情转变
思维迟缓,行动迟钝
悲观,无望无助
出现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
这些的确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但在抑郁症中还存在一类“微笑型抑郁症”。除了普通抑郁症患者敏感、自卑、过度内省等特质,这类抑郁症患者还通常存在个人完美主义与表演型人格障碍。他们经常会沉迷于完美人设的扮演,亦或是害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到身边人,不愿意给人负担,因此把自己抑郁的一面掩饰起来,选择“以笑待人”。即便是内心处于低落状态,他们仍然会在别人面前展露微笑,让人看起来很开心、快乐,误以为他们心情愉悦,生活愉快,这也就让人很难发现他们的抑郁倾向。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如果身边有抑郁症患者,我应该怎么办呢?很多人在面对身边的抑郁症亲人朋友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害怕说错话、做错事伤害到对方,但抑郁症患者很需要身边亲人、朋友的、支持、陪伴和鼓励,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提供一些正确面对和帮助抑郁症朋友的方法和建议。
1、别对他提起这9个“不要”
不要对他说“想开点就好了”
不要对他说“别矫情了”
不要对他说“你就是太脆弱了”
不要对他说“别太自私了”
不要对他说“你在抑郁什么,你有什么可抑郁的”
不要对他说“我知道你的感受,我可以和你感同身受”
不要把他的经历和别人的经历比较
不要否认他的症状和痛苦
不要忽视他的感受
2、让他知道你在乎他,在乎他的感受
心理上的痛苦并不比生理上的痛苦轻,如果我们忽视他的感受可能会让他觉得不应该向我们敞开心扉,于是再次将自己孤立起来。因此,我们应该正视他的感受,正视他的痛苦,表达自己对他的在乎,例如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或是温柔的轻抚。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3、询问他的意愿
抑郁可能会让人感到孤独,陷入孤立之境,但是强硬的陪伴“我们一起出门运动”或是“我们一起吃饭”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到他。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在提出建议前询问他的意愿,例如“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散步吗?” “我们一起去吃晚饭怎么样?”,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他的压力。如果他拒绝,我们可以说“那我可以来陪你吗?”在这个过程中,询问他的意愿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应该以自认为为他好的理由替他做决定。
4、让他知道你会尽最大努力去理解他
通常没有相同经历的人很难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我们要让他了解自己会尽全力去理解他。告诉他“我很抱歉你正在经历这些,我只能想象你现在有多难,但是我会尽最大努力理解你”。
5、让他知道“你需要聊天吗?我在这里”
我们不要强迫与他开展对话,这会让他感受到压力,但是要让他知道你是他可以信任并且倾诉的对象。如果他准备好了,可以与他开展一段高质量的对话。如果他还没有准备好,我们只需要提醒他,“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我就在这里”。如果他还没有向你坦白他的抑郁,你可以说“我可以看到你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光,如果你想谈谈,我就在这里”。这会让他知道他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从你这里获得帮助,当他准备好时,为他提供一个安全的沟通环境,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不加批判的倾听,可以帮助他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如果你发现他的症状在你可以帮助的范围之外或是出现自杀风险,建议及时寻求专业人士进行帮助。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结论
“爱笑的人”可能也会得抑郁症,微笑可能只是他们穿上的保护色。面对身边的抑郁症亲友,不要回避讨论抑郁症话题,更不要觉得他们是小题大做、矫情、无病呻吟,要在乎、尊重他的感受,理解他的痛苦,帮助他、陪伴他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Fassler, D., & Dumas, L. S. (1997). Help me, I'm sad: Recognizing,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Viking.
文章由“科学辟谣”(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来自版权图库的图片,转载引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