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齐心逐梦,助力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1/5人口吃饭问题,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造福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近日,科普中国繁星追梦栏目采访袁隆平院士生前秘书辛业芸,缅怀袁隆平,继承其求实精神,点燃青年星火,传承先辈信念。
【人物简介】辛业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口述自传》(以《袁隆平自传》再版)、《袁隆平画传》作者,1996年开始担任袁隆平院士工作助理,长达25年。
在袁隆平身边工作25年,辛业芸对他有着不同的认识。
在她看来,袁隆平拥有立农报国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是在他儿时看到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在中国领土上狂轰滥炸时就已经产生。“那时,他跟着全家乘坐木船逃难,看到旁边的船被炸沉,心灵上受到很大震动,所以从小明白了国家不强大,就会受别人欺负的道理。”辛业芸说道。
1952年,立志报国的袁隆平报名参加空军飞行员选拔,在800多位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空军部队拟录用的8名大学生之一,但因战事缓和和国家百废待兴对大学生的亟需,所以飞行员没有当成。袁隆平还酷爱游泳,中学时就是游泳健将,曾只差一名就被选进国家游泳队。这两个著名的“差一点”,是袁隆平丰富人生中的点缀,也幸得如此,他在农业领域闯出了一片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次是不畏艰难的坚强乐观。1970年,袁隆平在云南元江“南繁”时,曾遇到7.7级的滇南大地震,由于住的房子倒塌,只得在操场上搭个窝棚住了三个月。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袁隆平也未曾想过放弃,依然咬牙坚持,研究杂交水稻。
“那时候袁老师召开了一个三人会议,提出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新设想,探索研究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新途径。这一新设想使处于最低潮的杂交水稻研究最终渡过了难关,后来迎来了‘野败’的发现,突破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技术瓶颈,为选育保持系打开了突破口。”辛业芸表示,袁隆平把杂交水稻发展历程比作红军长征,不但要有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还要有面对艰难险阻时乐观积极的态度。
第三是富于诗情的追梦人生。“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首《我的祖国》是袁隆平生前最爱的歌曲之一。辛业芸认为,他的身上除了有科学家的特质,还有些文人的诗意情怀,这首歌曲里描绘的正是他热爱的祖国的样貌,田野稻浪飘香,人们丰衣足食。
他曾用小提琴演奏过《我的祖国》。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的袁隆平在领取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42元之后,当即去商店花27元买了把小提琴。在时常与泥土为伴的杂交水稻研发工作中,小提琴成为了他工作之外的一种享受。
最后是心忧天下的使命担当。袁隆平不仅胸怀祖国,更是胸怀天下。“他有一句话,就是追求高产、更高产、超高产是育种工作者永恒的主题。他不是不追求优质,而是必须在高产的前提下追求。”辛业芸表示。
作为一名战略科学家,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杂交水稻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指明了方向。
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为我国独创,它的成功是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再次体现了以袁隆平牵头的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继续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水平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这一战略规划,1997年袁隆平又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形态模式和选育技术路线,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二十多年过去了,通过攻关研究,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的目标已经实现,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目标迈进。这一战略规划也一直指引着团队探索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
“他的目标绝对不是水稻产量到多高后就可以停止,而是把视野放到全世界,解决饥饿问题,这是一种追求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和担当精神。”辛业芸说道,他算得最多的账,就是多少粮食养活多少人口的账。
审核专家:辛业芸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
出品人:杨 谷
总监制:宋乐永
总策划:战 钊 宋雅娟
编 导:蔡 琳 肖春芳 王嘉伟(实习)
制 作: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特别鸣谢:中国科学技术馆
来源: 光明科普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