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Aurora)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发生碰撞,从而发出美丽的光辉。在南极称为南极光,在北极称为北极光。

1. 极光的产生机制

极光的产生有三个必要条件:大气、磁场和高能带电粒子。这三者缺一不可。大气提供了发光的物质,磁场提供了导引带电粒子的通道,高能带电粒子提供了激发大气发光的能量。

1.1 大气

地球的大气层由不同成分和密度的气体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氮气和氧气。不同高度的大气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太阳辐射,因此有不同的温度和电离程度。

地球表面附近的大气层叫做对流层,温度随高度递减,约10公里高时达到最低点(-60℃)。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温度随高度递增,约50公里高时达到最高点(0℃)。

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温度随高度递减,约80公里高时达到最低点(-90℃)。

中间层以上是热层,温度随高度递增,约500公里高时达到最高点(1000℃)

热层以上是散逸层,离地心较远,受地球引力作用较小,所以这一层的大气质点经常散逸至外层空间。大气密度极低,和外层空间区别不大。

由于热层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的辐射,其中的原子和分子被电离成正负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了电离层。电离层具有反射无线电波的特性,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极光主要出现在热层中,因为这里有足够多的可被激发发光的原子和分子,同时也有足够低的密度和压强,使得激发态原子和分子不易通过碰撞而失去能量。极光一般出现在80-5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

1.2 磁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内部存在着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磁场。地球磁场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偶极磁体,在地心处有一个南极和一个北极,它们与地理南北极并不重合,而是有一定的倾角和偏移。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随着地点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一般来说,地球磁场的强度在赤道处最弱(约0.3高斯),在两极处最强(约0.6高斯)。

地球磁场的外部形状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由磁力线组成的椭球体,这个椭球体在太阳一侧被压缩,在背太阳一侧被拉长,形成了一个磁尾。这是因为地球磁场受到太阳风的影响,太阳风是由太阳大气层不断向外喷射的带电粒子流,主要由电子和质子组成,速度约为400-800公里/秒,密度约为5-10个粒子/立方厘米,温度约为10万-200万开尔文,磁场强度约为2-5nT。

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结构,称为地球磁层。地球磁层可以分为几个区域:弓激波、磁层前缘、磁鞘、磁尾、等离子片层、等离子圈、等离子波束等。这些区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如电流、电场、波动、粒子加速、能量转换等。

地球磁场对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有着导引和捕获的作用。一部分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反弹回太空,形成了范艾伦辐射带;另一部分带电粒子沿着地球磁力线进入极区大气层,形成了极光。

1.3 高能带电粒子

极光的能量来源于太阳风中的高能带电粒子,主要是电子和质子。这些带电粒子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前,需要经过几个步骤:首先,它们需要从太阳风中被抽取出来;其次,它们需要被加速到足够高的能量;最后,它们需要沿着地球磁力线下降到极区大气层。

从太阳风中抽取带电粒子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地球磁层的几个区域:弓激波、磁鞘、等离子片层和等离子圈。在这些区域中,由于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不稳定性和波动,使得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层中的带电粒子发生交换和混合。

加速带电粒子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地球磁层的两个区域:等离子圈和磁尾。在等离子圈中,由于日变效应和日冕物质抛射(CME)等因素,产生了环形电流和环形电场,使得带电粒子沿着环形轨道运动,并受到径向漂移和共振共振等效应,从而增加其能量。在磁尾中,由于太阳风的压缩和磁层的扭曲,产生了磁重联和等离子片层分离等现象,使得带电粒子获得巨大的加速,并沿着磁力线向地球两极传输。

沿着地球磁力线下降到极区大气层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极光区和极盖区。在极光区,由于地球磁场的准偶极性,磁力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带电粒子可以较容易地进入大气层。在极盖区,由于地球磁场的偏离性,磁力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大,带电粒子需要经过更强的电场或波动才能进入大气层。

当高能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后,它们会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发生碰撞,从而发光。

2. 极光的形态和颜色

极光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和颜色,它们取决于带电粒子的能量、密度、分布、方向、磁场的强度、方向、变化、大气层的成分、密度、温度、压强等因素。极光的形态和颜色也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呈现出千姿百态,绚丽无比。

2.1 形态

极光按照形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匀光弧极光:是一种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极光形态,呈现为一条或多条平行于地平线的弧形亮带,通常是静止或缓慢移动的,颜色为淡绿或淡红。

射线式光柱极光:是一种较为复杂也较为壮观的极光形态,呈现为一束或多束从地平线向上伸展的细长亮柱,通常是快速移动或闪烁的,颜色为绿、红、紫等。

射线式光弧光带极光:是一种介于前两种之间的极光形态,呈现为一条或多条带有射线状结构的弧形亮带,通常是缓慢移动或变化的,颜色为绿、红、紫等。

帘幕状极光:是一种最为精彩也最为复杂的极光形态,呈现为一幅或多幅像帘幕一样垂直于地平线挂在空中的亮带,通常是快速变化或闪烁的,颜色为绿、红、紫等。帘幕状极光的亮带上有许多细小的射线或条纹,呈现出丰富的细节和层次。帘幕状极光是极光活动最强烈的时候出现的,也是最能吸引人们目光的极光形态。

2.2 颜色

极光的颜色取决于被激发发光的大气原子或分子的种类和能级,以及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感知。一般来说,极光的颜色有以下几种:

绿色:是最常见也最明亮的极光颜色,主要由氧原子在557.7纳米波长处发出的光造成。这种光需要较低的能量,因此在较低的高度(约100-250公里)出现。

红色:是次常见也较暗淡的极光颜色,主要由氧原子在630.0纳米波长处发出的光造成。这种光需要较高的能量,因此在较高的高度(约200-500公里)出现。另外,氮分子在650.4纳米波长处发出的光也会造成红色极光,但这种光很难被肉眼看到。

紫色:是较为罕见也较暗淡的极光颜色,主要由氮分子在427.8纳米波长处发出的光造成。这种光需要很高的能量,因此在很高的高度(约400-1000公里)出现。紫色极光通常与绿色或红色极光混合在一起,形成紫罗兰色或粉红色。

蓝色:是非常罕见也非常暗淡的极光颜色,主要由氮分子离子在391.4纳米波长处发出的光造成。这种光需要极高的能量,因此在极高的高度(约500-1000公里)出现。蓝色极光通常只能在特殊的条件下被看到,如太阳风暴或日冕物质抛射等。

3. 极光的观测和影响

极光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自然现象,吸引了无数人们的目光和探索。极光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给人们提供了了解太阳活动和地球环境的重要途径。同时,极光也会对人类的生活和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利有弊。

3.1 观测

极光的观测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地面观测和空间观测。地面观测是指利用地面设备,如相机、望远镜、雷达、磁力计等,对极光进行拍摄、测量和分析。空间观测是指利用人造卫星、火箭、飞机等,对极光进行拍摄、测量和分析。

地面观测的优点是成本低、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可以对极光的全貌和细节进行观测。地面观测的缺点是受到大气层的干扰、天气的影响、白昼的限制,无法对极光的高度和全球分布进行观测。

空间观测的优点是不受大气层的干扰、天气的影响、白昼的限制,可以对极光的高度和全球分布进行观测。空间观测的缺点是成本高、持续时间短、覆盖范围窄,无法对极光的全貌和细节进行观测。

地面观测和空间观测相互补充,共同为人们揭示极光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3.2 影响

极光对人类的生活和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极光对人类文化和艺术有着积极的影响。极光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光在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说和神话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如北欧神话中的布里姆吉尔之桥(Bifrost)、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祥瑞之气、日本民间传说中的狐火(Kitsunebi)等。极光也是许多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如画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星夜》(Starry Night)、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火与冰》(Fire and Ice)、音乐家约翰·泰维纳(John Tavener)的《北极星》(The North Star)等。

极光对人类科学和技术有着积极的影响。极光是一种复杂而动态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涉及到太阳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等多个领域。通过对极光进行观测和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太阳活动和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从而提高对太阳风暴、地磁风暴、电离层扰动等现象的预报和防护能力。同时,通过对极光进行模拟和实验,人们可以探索等离子体发光和加速的机制和方法,从而为人类利用等离子体进行能源开发和材料加工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极光对人类通信和导航有着消极的影响。极光是一种强烈的电磁干扰源,其发生会对地球上的无线电波、卫星信号、电力线路等产生不利的影响。极光会使无线电波发生反射、折射、吸收、散射等现象,从而导致无线电通信的中断、失真、噪声等问题。极光会使卫星信号发生延迟、偏移、衰减、失锁等现象,从而导致卫星导航的误差、失效、中断等问题。极光会使电力线路发生感应、过载、短路等现象,从而导致电力系统的故障、损坏、停电等问题。

因此,人们在欣赏极光的美丽时,也要注意防范极光的危害,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应对措施。

来源: 果赖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