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频繁“上岗” 请大家加强防范......

那么,你知道吗?
不同颜色的暴雨预警都是什么意思?会造成多大影响?遇到暴雨次生灾害时又怎么办呢?

01什么是“暴雨”

暴雨,顾名思义指的是降水强度较大的雨。在气象学上,对“暴雨”有着严格的量级规定,降水量一般按照12小时或24小时两个时间段划分。

暴雨量级

当降水量在12小时内达到30-69.9毫米,24小时内达到50-99.9毫米,就是暴雨量级了。

根据《GB/T 28592-2012降水量等级》气象国家标准,在暴雨量级之上还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两个等级。因为定义降水量级是一个时间段的值,所以有时候看起来雨并不“暴”,但是持续时间长,累计起来达到了标准也成了“暴雨”了。

02我国暴雨时空分布特点

中国是多暴雨的国家,几乎所有省都会有暴雨天气出现,但总体有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偏少的趋势;

1 在时间分布上,冬季暴雨一般只局限在华南沿海,春季开始逐渐北上,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到了“龙舟水”期间降水量普遍达到前汛期的鼎盛阶段。

2 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雨量大,2020年的62天“超长梅雨季”刷新多项记录,暴雨叠加效应造成长江流域频现城市内涝、地质和山洪灾害。

3 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俗称“七下八上”,暴雨强度大,易出现极端天气过程,是华北、东北等地重点防汛时段。

4 8~10月,我国东海和南海台风十分活跃,每年台风带来的暴雨会对东南沿海各省造成很大损失。

03暴雨可能引发的灾害有哪些

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区域特征明显。当暴雨发生后,降水落区的地理环境成为产生灾害的重要因素,因地形地貌、江河分布、城市基础设施等不同而造成暴雨引发的灾害也有所不同。

在城市,当强降水或持续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就会造成积水现象,引发城市内涝;

在乡村,暴雨可能产生农田被淹、农作物受损及民房倒塌等风险;


在高原与山地,尤其是在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的地方,暴雨极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而在江河分布区域,当地或上游的暴雨容易引发洪水、溃坝等灾害。

提到暴雨引发的灾害,就要特别关注“叠加效应”,简单地说就是“接踵而至”的下一轮暴雨与上一轮暴雨的发生区域一致,刚刚被暴雨袭击的地方还没“缓过劲儿”来,又要迎来新一轮暴雨,这样在土壤含水量已经或趋于饱和,河湖水位已经上涨的前提下,再发生新的暴雨过程,就很容易导致上述灾害了。

04怎么判断暴雨是否即将来临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了很多与下雨有关的农谚,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等等,判断未来一两个小时是否有降雨,通过看云识天气也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天空无云或只有高而薄的云往往代表天气晴朗,而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常常是阴雨的预兆,例如在夏天常见的对流性云团,在雷雨到来之前,天空先出现积云,积云迅速地向上凸起像山峰一样且颜色变深,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颜色越来越深,最后整座云山崩塌布满天空,随即雷声隆隆电光闪闪,这时候暴雨就来了。

当然这只是我们民间观云识雨的常识,其实天气变化异常复杂,要准确知道未来是否有暴雨天气,还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依靠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防御暴雨灾害,你要先了解暴雨预警信息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是政府部门为了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突发事件相关预警消息。

1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2 暴雨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标准如下所示:

蓝色: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在每个级别的预警信息里,都包含与之相应的防御指南,如暴雨蓝色预警信号的防御指南是:

0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02 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03 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04 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当然,这只是国家级的暴雨预警信号标准,由于我国各地区域特征明显,不同省份会制定本省的标准,同时防御指南也会根据本省特点制定,所以公众可以及时关注本地的暴雨预警信号,及时采取相应的灾害防御措施。目前,预警信号会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高音喇叭和显示屏、各种手机应用软件(APP)、甚至北斗卫星等进行发布,发布手段非常丰富,如果遇到高影响的灾害,还会利用三大手机运营商的短信系统按影响区域给所有用户及时发布。除此之外,各地预警发布中心还建立了应急责任人和气象信息员队伍,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他们手中,由应急责任人和气象信息员进行本地、本单位的应急联动,最大限度保障当地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06 暴雨来临该如何防御

前面提到,根据降水落区的地理环境不同,暴雨可能引发的灾害也会有所不同,在城市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影响交通出行;在农村易发生房屋受损,农作物受灾;在山区则要注意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危害;而在江河周边,要谨防洪水、垮坝等风险。所以,大家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科学防御。下面就不同环境下说一些具体的暴雨灾害防范措施:

在室内防范积水进入与房屋受损:

住在低洼区的居民,在收到暴雨预警后,要提前采取围挡措施,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沙袋等物品,危房住户要注意提前加固房屋,防止漏雨影响墙体安全。

如果积水漫入屋内,需及时切断屋内电源总开关,关闭煤气阀,并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排水。

屋内积水过多时,人员要及时向户外转移,如遇道路受阻,可上屋顶、楼房高层或其他高处呼救。

住在山区或河湖区域的居民,应及时关注山体及河湖水位变化,必要时立即转移到安全区域。

在户外行走要及时避雨、禁止贸然涉水:

在收到暴雨预警后,尽量减少外出,及时查看最新动态,合理安排计划。

已经出门在外的人员,在暴雨来临前应躲到安全地方,停留至暴雨结束为止,并及时通知家人或朋友,告知自己的具体位置。

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不要贸然涉水,注意观察,防止跌进井、坑里。

如果地面形成洪水,应立即向高处转移,来不及转移要尽可能爬上屋顶、高墙、树木等暂时避险,等待援助。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品,寻找机会逃生。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及路边配电箱浸水时,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驾车出行应谨慎选择道路:


正在开车尽量选择熟悉的道路,尽量避开低洼路段,如果汽车在积水中熄火,不要再尝试启动,应立即离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遇到已经积水的未知路段,应绕行或先下车确定安全方可通行,不可盲目强制涉水。

雨天行车要注意车速,避免“滑水现象”,低能见度下合理使用灯光,车内要常备能随时砸破车窗自救的物品。

雨天行车要及时关注预警信息和路况信息,切勿在大雨天盲目穿行地势较低并有积水的立交桥路段。

山区行车,要随时观察两侧山体情况,注意落石伤人,防范泥石流、滑坡危险,注意避开山洪,塌方路段。

在山区要注意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在收到暴雨预警后,不要到山区泥石流、滑坡多发地远足、野营,已经在山区的,要及时终止活动返回安全地带。

野外扎营时,不要在山坡下或山谷、沟底扎营,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高处。

当遇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时,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千万不可尝试在山洪、泥石流中横渡。

已经撤出危险区的人,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收拾物品,应等待一段时间确认安全后再进入。

当灾害发生时,尽快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方位和险情,寻求救援。

作者 | 杨继国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总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协气象科学传播专家、九三学社科普专家

来源 | 气象e新

来源: 气象e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