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娄文佳 北京协和医院

审核:朱 兰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丽敏阿姨在生过孩子后,偶尔会出现小便失禁、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则可以减轻。

开始她并没有在意,认为是生孩子造成的,过段时间应该会恢复。但事与愿违,症状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逐渐加重。等丽敏阿姨绝经后,有一天无意中摸到阴道口有一个“鸡蛋”,着实吓了一跳,才赶忙去医院检查,发现已经是Ⅱ度子宫脱垂,还伴有阴道前壁的膨出。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

1. 非手术治疗 是指通过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盆底康复、子宫托等来治疗子宫脱垂的现象。

2. 手术治疗 其主要治疗的对象包括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还有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大致分为以下2类。

(1)重建性手术:应用自身的筋膜作为支持结构,或者用永久性的移植物来代替缺损的结构。

封闭性手术:封闭或部分封闭阴道。手术路径包括经阴道、开腹和腹腔镜。

根据子宫脱垂的程度和部位,手术可能对阴道前壁、阴道顶端、阴道后壁和会阴体进行修补,还可能同时进行治疗尿失禁和大便失禁的手术。

很多女性朋友关心的问题是,子宫治疗脱垂的手术必须切除子宫吗?

答案是不绝对的。传统观点认为应该将子宫切除,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女性完成生育计划后再进行手术。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子宫切除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影响,如果患者希望保留子宫,且没有出现其他需要切除子宫的病变,医生也会考虑予以保留。但是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还需要长期的随访数据来支持。

因此,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是否同时切除子宫需要进行综合判断。根据脱垂的部位和程度,子宫颈或子宫是否存在病变、是否有再次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子宫的去留。

二、抗脱垂手术的三类风险

治疗脱垂的手术,与其相关的风险大致可分为3类,即手术风险、特定手术方式的风险、移植物相关的风险。

1. 手术风险 任何一个手术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手术之前,医生会告知患者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如麻醉意外、麻醉过程中的心脑血管风险、周围脏器的损伤、术后静脉栓塞、术后感染等。

2. 特定手术方式的风险 治疗子宫脱垂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出血、血肿、疼痛、感染、阴部神经损伤、排尿及排便问题为主。

3. 移植物相关的风险 人工合成网片可能出现网片暴露、侵蚀、疼痛、性交痛、尿路感染等问题。相对的,生物补片的排异少、延展性好,但抗张能力较差,且来源不易,价格较为昂贵,手术效果缺乏长期随访数据等。

三、为尽可能避免风险 手术前后该怎么做

1.手术前的准备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就越能减少风险的发生。

(1)症状评估:医生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询问脱垂相关的症状,还会让患者填写盆底功能影响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的相关问卷。

(2)术前检查:在检查前,患者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做相关的检查,让医生更清楚患者子宫脱垂的程度,如妇科检查、膀胱检查。另外,还有常规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等相关检查。

(3)沟通与合作:术前沟通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医生会进一步了解患者是否有生育计划、性生活需求、经济状况等,从而综合考虑手术的方式。

子宫脱垂患者因为脱出物的摩擦有阴道溃疡,马上进行手术不甚妥当,需要等黏膜上的伤口愈合后才能进行手术。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手术前,患者要和医生、家人充分沟通,全面了解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在相关同意书上签字。

(5)患者要配合医生和护士做好肠道准备,包括患者在手术前遵医嘱禁食、禁饮,并服用硫酸镁或使用甘油灌肠等。

(6)患者要做好体表清洁工作,包括手术前日洗澡,剃净腹部、会阴部的毛发等。

(7)患者要做好心理准备,尽量克服紧张、焦虑等情绪。有问题提前与医生或护士大方沟通。

2.在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1)阴道封闭术后,患者是不能再进行性生活的,其他则建议至少3个月后才能开始性生活。

(2)绝经后的患者,手术后需要阴道局部应用雌激素(凝胶/软膏)至少6个月以上。

(3)避免增加腹压的家务或运动(如提重物),治疗慢性便秘和咳嗽,才能利于伤口愈合,避免复发。

(4)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复发,及时处理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结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坚持盆底肌肉锻炼,积极预防子宫脱垂。

产妇在月子里,应该充分休息,不要久站、久蹲,多做缩肛运动和产后体操,使盆底肌肉得到锻炼。

如果已经发生子宫脱垂,要放下心理包袱,勇敢面对,尽早就医,根据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如果需要手术,则充分准备,积极配合,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