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功夫,充分运用机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手段,确保目标顺利实现,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在工程施工备受关注的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作为项目总工的李闯和他的技术团队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是他们的人生信条。
使命必达创精品
五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作为水电十一局国内首个抽蓄地下厂房项目,洞内环境复杂,施工支洞交错互通,工序交叉衔接,技术难度高。工序精细化管理是否能有效落实关系到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形象。在项目建设中,参战干部职工坚持把技术方案做细、做精,把降本增效措施列入重点工作范畴,把标杆工程建设目标作为奋斗的目标。
认识李闯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敢于挑战也乐于接受挑战的人,总是冲锋在前,面对工作上的困难他从不逃避,选择迎难而上。“骨架正,打出的梁才会正。”李闯用技术行话,诠释着如何把品质放在第一位。
作为项目总工,他深知施工中涉及的工程安全、质量、生产、进度、甚至成本都和技术紧密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项目技术团队加班加点,钻研图纸,研究措施,论证方案,关注重点工序,找准关键环节,列出计划,逐项解决。他常说:“在整个地下项目建设系统中,厂房岩壁吊车梁的开挖和混凝土浇筑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点,也是整个项目技术施工的最难点。”为做好岩壁吊车梁开挖的充分准备,他提前策划、超前准备,岩壁吊车梁施工前三个月多次邀请参建过白鹤滩水电站、永泰抽水蓄能电站、镇安抽水蓄能电站等国内在建地下厂房技术专家到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和指导,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授课培训,合理配置资源,为岩壁吊车梁的开挖提供技术支撑。他说:“没有经验我们就得广撒网去学,质量标准一定要高,现场的质量员必须盯好工人打钻,我们一定要爆出漂亮的岩壁吊车梁。”为提高钻工的钻孔水平和责任意识,在岩壁吊车梁施工前期他曾四次组织一线钻工进行专项培训,并组织有经验的钻工进行实地钻孔演示。
向外引进学习,向内积极消化,项目以“关键点”和“最难点”为突破口,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施工方案,在洞内开挖期间严格执行,同时要求技术人员必须紧盯现场,指导服务,全程监督,一刻也不能离开。
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胜利攻克技术难关,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开挖完成后,岩台线条顺直优美、棱角清晰分明、残孔孔位平行、孔距均匀,光爆效果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赞誉和肯定。
打赢混凝土浇筑攻坚战
“快”字当头,是项目一路向前的法宝。对于工作,李闯从来都雷厉风行,不敢有一丝懈怠。他积极培养技术骨干,加强项目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将懂技术、爱创新、有想法、有能力人才重点培养,将善总结、爱参与、缺经验、想提高人员帮扶培养,营造项目科技创新氛围,促进项目人才队伍呈阶梯式发展。
岩壁吊车梁作为五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主副厂房关键受力结构,岩台覆盖整个安装间及主机间,承担着后期整个发电机组吊装的重要任务,是地下厂房施工中的关键一环,混凝土浇筑后的成型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岩壁吊车梁的受力状态。
为确保岩壁吊车梁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浇筑前期,项目连续制定了十几个浇筑方案,技术团队、施工班组反复模拟推演计算,研讨最优施工方案。符合现场施工条件的混凝土黄金配合比是多少?母线洞、主变运输洞的开挖与岩壁吊车梁的浇筑交错工序如何排布?
项目逐项筛分对比,优化施工路径,同时邀请外部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评估和分析,选出最省时间、最有效率、最安全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所存在的一系列质量隐患、技术隐患、经济隐患、安全隐患,推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科学性、安全性、稳定性方向发展。
在浇筑阶段,李闯全身心投入施工全过程,要求自己全天候在现场盯紧看严,“当时恨不得一天有24小时都在洞里,总怕时间不够用”,李闯感慨道。他与生产经理两人交替换班,全程紧盯现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容一点差错。从10月28日做准备到12月7日浇筑完毕,历经41天,终于打赢了这场混凝土“浇筑战役”,比计划提前61天完成了混凝土浇筑的节点目标。
“天道酬勤,回首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听到建设各方对我们的高度认可,一切都是值得的。”只有以科学、实用、经济、高效的技术手段来推行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以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先进手段来强化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方可创造精品、赢得掌声、做大市场。
技术创新成果丰
把阻力变为前进的动力,把施工难点转变成亮点,用一个个样板工程为创建标杆工程、精品工程奠定基础,这是五岳项目干部职工的共识
工作中,李闯以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把自己的工作想法融入团队、融入整体,带领技术团队共同进步,经常性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工作交流座谈会,畅所欲言,不断激发大家技术创新的火花,讨论项目进展情况,分析工程难点、技术特点、关键工序点,谈工作感受,谈心得体会,交流融于工作,无形中使大家明确工程项目总体目标和各阶段工作重点, 拉近了大家之间距离,通过这种“平台共享、集中交流”的“授渔”和“交底”方式,也让一批年轻技术员少走了弯路,得到了快速成长。为解决技术难题,他常常在工程技术部与部门同志一起加班到深夜;为小组成员在QC发布的舞台上脱颖而出,他常与发布人员一起改稿子,练发布;为第一时间得知现场试验效果,他常常在工作面一盯就是一整天。与技术人员打成一片是他最开心的事,凡事做到最好一直是他追求的事。
项目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四新技术推广”工作,累计获得省部级工法6项、公司级工法8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公司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QC成果一等奖4项、省部级QC成果一等奖5项,荣获河南省智慧工地示范项目称号,在工程创优、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心有所执,方有所成。李闯就是这样一位关键时刻能拿得起、冲得上,一位充满激情、经得起考验的工程人。
五岳项目交通洞
地下厂房开挖
李闯(左)和同事在隧洞内交流
来源: 中国电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