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中文还是英文中,“毒品”(drug)一词都是很容易引发误解的。中文使用者在缺乏相关概念的情况下,会将其与“毒素”“毒物”相混淆,而英文虽然没有这种问题,却也存在着指代方面的模糊。
除此之外,因为不同国家对于“毒品”的确切涵盖范围定义不同,因此,许多较为“边缘”的“软毒品”分类往往有所出入。比如部分欧美国家将以致幻为主的大麻移出了毒品名单,而土耳其等国则把我国许多人习惯咀嚼的槟榔列入了毒品之中,在也门等地大量种植、乃至影响到种粮用水的“阿拉伯茶”(咖特),在不同国家的定义也不一样。但对于主要的“硬”毒品,各国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
大麻丨图源:澎湃影像/IC photo
在现代定义中,一种物质是否被视为毒品,最主要的不是其毒性强弱(大量剧毒化工产品显然就不属于此列),而是其是否能让服用者产生强烈的成瘾性、并由此导致强烈的依赖。
一般而言,纯粹只有致幻或者产生欣快感功能,但没有成瘾性的物质通常不会被视为毒品,比如麦角菌孢子或者一些带有致幻性神经毒素的蘑菇(但出于健康考虑,仍然应该尽可能远离这些危险品);另一些常见的轻度成瘾品,比如酒精、烟草和咖啡因制品,因为历史和文化原因,一般也不会被视为毒品。而未经提纯加工的古柯叶,在某些南美国家,比如位于前印加帝国境内的玻利维亚,也因为当地传统而被视为一种“特殊食品”。
古柯叶丨图源:拍信创意
迄今为止,常见的毒品可以分为天然毒品与合成毒品两大类,前者指直接由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生产、提纯所产生的毒品,比如由古柯提取的可卡因,由罂粟提取的鸦片等;后者则主要依靠化学手段人工合成,比如最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作为军用兴奋剂制造出来的甲基苯丙胺(冰毒)和一部分氯胺酮类化合物。
图源:签约摄影师/IC photo
整体而言,毒品的发展呈现出的趋势是上瘾性越来越强,对人体危害性整体上也不断增大。最初,人类所接触的天然镇定/致幻类物质未经提炼,比如以火烧后吸取烟雾的方式吸入四氢大麻酚,直接饮用罂粟汁液或者嚼食古柯叶,危害不大。后来,随着提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卡因,以及由鸦片进一步提纯的吗啡和海洛因等阿片类制品,而注射器的普及也使得使用方式也逐渐由咀嚼、饮用、吸食向直接注射发展。
由于毒品的提纯程度越来越高、且使用方式的变化使得人体一次性吸收毒品的量越来越大,毒品使用过量诱发吸食者猝死的几率也日益增加。除此之外,注射器替代烟枪也造成了严重的血液疾病传播隐患,尤其是当艾滋病在20世纪末出现并开始在人群中传播之后,毒品注射就一直与其扩散相伴随,甚至形成了严重的卫生危机。
毒品及吸食工具丨图源:签约摄影师/IC photo
不过,与上述危害相比,毒品的主要直接危害性仍然体现在其成瘾性上。以最为普及、也最常被滥用的阿片类为例,在持续服用这类药物后,人体本身的内源性阿片肽(EOP),如脑啡肽和内啡肽等的正常分泌功能会逐渐被抑制,而后者是人体对正常生理机能进行调节的必要物质。
在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之后,如果停止继续服用,人体很可能会因为内源性阿片肽物质无法正常分泌而产生药物戒断反应,因为生理机能的失调而产生诸多主观和客观症状。其中,常见的客观症状包括血压升高、脉搏增加、体温升高、瞳孔扩大、流涕、震颤、腹泻、呕吐、失眠等;主观症状则包括恶心、肌肉疼痛、骨头疼痛、腹痛、不安、食欲差、无力、疲乏、喷嚏、发冷、发热、渴求药物等。
另外,高纯度毒品持续服用造成的神经系统病变也会造成人体神经中枢的功能衰退,进而引起认知障碍、智力衰退和精神疾病,并导致对自身和他人的潜在威胁。孕妇在怀孕期间使用毒品,则可能大幅度提高造成死胎和流产的概率。
图源:soogif
必须注意的是,人类对于毒品的危害认知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步的。在十九世纪以及之前,不存在所谓的“毒品”概念,早期的阿片类药物,或者作用更弱的大麻、古柯等都被视为极为普通的药剂。
在十九世纪末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长期困于重复性的繁重劳动之中,需要药物对神经进行麻痹,加入了鸦片酊剂的烈酒,以及其提纯物吗啡便在这一时期登堂入室,而高强度工作造成缺乏育儿时间,甚至产生了给儿童服用含有鸦片酊剂的“睡眠糖浆”的风潮,就连早期的软饮料中,加入精神类药物也非常常见,著名品牌可口可乐(Coca Cola)中的Coca,指的就是存在于原始配方中的可卡因。
吗啡仿真毒品模型丨图源:陆马/澎湃影像/IC photo
随着时间进入20世纪初,药物成瘾问题基本遍及每个主要工业国,并引发了社会警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很难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一个讽刺的例子是海洛因(二乙酰吗啡)的诞生:这种药物最初是拜耳公司尝试开发“不会上瘾的吗啡”的研究产物,但最终使用结果表明,其危害性甚至更大于吗啡。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成百上千万的伤残人员,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因为不得不使用吗啡类镇痛剂而留下了严重的药瘾,大战中的军用兴奋剂研究又导致了各种苯丙胺类合成毒品的泛滥,在战后的每一轮社会危机中,毒品都会发生相应的泛滥,由此造成的“需求”更是在战后的贫困动乱地区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财源”。
可以说,毒品问题的本质,就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综合性社会问题的映射,在现代社会的结构性问题解决之前,它将会长期伴随人类文明而存在。
图源:澎湃影像/IC photo
为了对抗毒品造成的卫生与社会问题,对毒品生产、贸易的打击,已经成为现代全球共识。而在打击之下,无法像近代那样公开出售的毒品也普遍转入地下贸易,其贸易日益隐蔽化。
在20世纪末,出现了伪装成邮票、糖丸、玩具出售毒品的做法,但缉毒方式的进步使得这类手段的伪装效果变得越来越差。人体藏毒、行李夹带,甚至利用不知情第三者转运等走私方式则越来越常见。
图源:人民日报微博
对于普通人而言,除了避免接触、吸食毒品之外,避免有意或者无意参与到毒品的运输、贩售过程中同样重要。要尽可能避免受委托而寄送、代收陌生人的来路不明物品,不要在旅行、尤其是跨国旅行时轻易为了报酬转运“日常行李”或者可疑的“工艺品”,更不能受人之托夹带运送不明物品通过海关,以免误入涉毒案件之中。
作者:索何夫,科普科幻作家,曾获中国科幻星云奖中篇小说银奖。
审核专家:黄河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