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组织、领导与规划中国核武器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他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23年6月25日,是邓稼先诞辰99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他!

点击播放视频

铮铮风骨,立志报国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父亲邓以蛰是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曾先后留学日本、美国,执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邓以蛰为儿子取名“稼先”寓意:禾之秀实曰“稼”,预示着根植、秀实和成熟于中华大地,并造福民众。

5岁时,邓稼先跟着父亲在北平读小学,12岁考入北平崇德中学,17岁考入西南联合大学,读物理系。父亲邓以蛰曾告诉邓稼先:“以后一定要学科学,科学对国家有用。”邓稼先牢记父亲嘱托,立志科学报国。1947年,邓稼先考入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第二年秋天,他远渡重洋赴美求学。邓稼先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修满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8月29日,邓稼先在取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就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

回国后,邓稼先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有人曾问他,从美国带了什么东西回来?邓稼先风趣地说:“我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在研究所,邓稼先为中国核理论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逐渐成为核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1956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艰难创业,铸剑护国

1958年的一天,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问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在接受研制核弹重任的那天夜晚,他告诉妻子,自己要调动工作,以后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他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了它死了也值得!”

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邓稼先决心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自此,他成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

邓稼先(右二)在新疆核试验场

邓稼先深藏身与名,全身心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制中。理论研究需要庞大的数据计算,但当时,他们只拥有一台计算机和一些电动手摇计算器。大量的数据计算只能通过计算尺、算盘、纸和笔完成。为了验证一个关键数据,邓稼先带领研究人员一遍遍计算,草稿纸一捆捆装进麻袋从地面堆到房顶,装满了好几个仓库。经过3年的攻关,邓稼先带领科研人员基本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和计算。1964年10月16日,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试爆。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试验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轰动世界。

邓稼先在试验场上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时光。大漠的风刀霜剑染白了他的鬓发,岁月的车轮碾过戈壁,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身先士卒,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邓稼先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关键时刻总冲在一线,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他32次亲历核试验现场,15次担任现场总指挥。在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危险时刻,邓稼先一直坚持与操作人员一起工作。这种不怕牺牲、不惧风险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科研人员。

1979年,在一次核试验中,投弹降落伞没有打开,弹头掉落在戈壁滩中不知去向。邓稼先小组找到核弹头后,为了确认是否有爆炸风险,他不顾阻拦,留下一句:“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便冲进现场。他明白弹头里的辐射有多厉害,但他也知道,这一颗弹头对国家意味着什么。他把国家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1979年在新疆核试验基地的戈壁滩,左边为邓稼先

回到北京后,邓稼先的妻子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化验指标都不正常,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白细胞内染色体已经呈粉末状。但邓稼先仍坚持工作,又回到基地继续指挥核武器试验。

心怀国家,丹心耀国

1985年,邓稼先被检查出患了直肠癌,他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之后,他的病情越发严重,癌细胞大面积扩散,让他疼痛不已。即便如此,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占据邓稼先脑海的仍然是中国的核事业。他忍着病痛和核物理学家于敏共同书写了《中国核武器发展规划建议书》,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对他解密,这时候,人们第一次知道了邓稼先的名字。临终前,邓稼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十年后的1996年7月29日,中国成功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中国政府庄严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

“假如生命终结之后能够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他将对父母、妻子和儿女的爱化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邓稼先所代表的科学家精神已熔铸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他的不朽英名,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的卓越功勋,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他的崇高品德,将永远激励科研人员不懈奋斗。

原宝工作室出品

策划 | 马世玉 赵沐沐

图文 | 赵沐沐

海报 | 裴可

视频 | 史佳灵

说明 | 本文由中国原子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来源: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