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全部
视频
图文
图片
挂图
音频
电子书
活动
科普号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登录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客服中心
首页
业务中心
资源中心
素材中心
管理中心
国家应急科普库
资源套餐
数据排行
科普中国网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首页
>
图文列表
>
图文详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劳动砺心智 实践促成长——中国作物学会组织开展北京一零一中学学生农耕体验实践活动
中国作物学会
上传时间:2023-06-19
学生
农耕体验
收藏
图文简介:
2023年6月17日上午,中国作物学会联合北京一零一中学开展“趣割油菜”校外农耕体验实践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普基地的油菜走过了春天的绚丽,终于迎来了夏日的丰收。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承农耕文明,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2023年6月17日上午,中国作物学会联合北京一零一中学开展“趣割油菜”校外农耕体验实践活动。
农耕体验实践活动分为专家科普讲解、互动答疑和趣割油菜三个环节。
首先,30名初一学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升辉副研究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科普基地,同学们认识了水稻、棉花、花生、油菜、甘薯、马铃薯、向日葵、甘蔗、蓖麻、红花等作物及其用途。通过周升辉博士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作物的高产、优质、抗逆等优良特性是如何通过人工驯化和自然选择获得的,以及农业科学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作物的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基因组和分子设计、遗传育种和高效的栽培技术等方面做出的具体科技支撑。周升辉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今天的主角:油菜,“油菜有漫长的生长周期,从播种期开始到种子成熟期结束,期间要经历5个生长阶段,分别为发芽出苗期、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成熟期五个阶段”,以及油菜的润肠通便、提高免疫力以及降脂等作用与功效。重点跟大家分享了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在互动答疑环节,同学们竞相抢答,答对的同学获得了活动支持单位贵州省威宁县东方神谷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特品降脂燕麦有限责任公司的荞麦和燕麦小礼品以及学会自制的作物图片书签。
在趣割油菜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杨万深副研究员向同学们演示了镰刀的使用方法和割油菜的正确姿势,并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大家看好了,左手握油菜茎,右手拿镰刀,然后右手往右后方用力一拉,油菜就被割下来了。”杨万深老师挥舞着镰刀,向在场的学生示范收割油菜的技巧。同学们听从安排分三组,每组负责一个畦的收割,有同学负责割,有同学负责运,割好的油菜被一摞摞地垒在田块旁,并协助整理装袋方便晾晒和收菜籽。顶着酷暑,洒着汗水,农民的不易、农耕的辛劳,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了。截至发稿前,已经收到6位同学的感悟,初一4班周红宇同学写到,“逛完一圈,我们的知识之田也已经丰收了”;初一1班张馨素同学写到,“以前,路过的时候,从天桥上多次俯瞰这个作物科普基地,一直想进来亲密接触农作物。没想到,今天,我们就来到了这里。”初一4班张宸嘉同学写到,“最后我们体验了割油菜,用镰刀把三个畦的油菜都割下来了。这个任务一开始我找不到要领,半天才割下来一棵。在老师同学的指点下,我慢慢找到方法,左右手同时发力,成功收割一棵棵油菜。” 朴实的语言鼓舞着作物科普人勇毅前行。
活动结束后,中国作物学会秘书处徐琴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油菜抗炸荚、抗倒伏等特性对于提高作物熟期收获指数的重要性。一零一中学学生处副主任杨双伟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感谢讲解老师周升辉博士、负责基地的杨万深副研究员和学会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此类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希望今后能合作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提升同学们的农业知识和农耕技能。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学习强国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入驻科普号
心理服务科普基地建设
把科学带回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蝌蚪五线谱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宇航学会
蒲公英医学情报总局
消防先生
老爸评测
阮光锋营养师
植物人史军
中国兵工学会
饮食参考
混知
合作机构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中国气象频道
深圳科博会
中国联通沃家电视
中国家电网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基因农业网
CNTV-未来电视
CIBN
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TEL
4006790966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4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