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七局郑州轨道8号线建设纪实
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豫州之域。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雄峙中枢,控御险要。在这座枢纽之城,一条由水电七局修建的地铁线路——郑州轨道8号线正如蛟龙入海,扬帆“郑”进。
擎旗奋进“郑”当时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史谓“天地之中”,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七局人审时度势,果断出击,于2020年5月1日举旗而征,“豫见”郑州轨道8号线。一期工程全长50.63公里,共设站点22座,是当前郑州轨道线路中最长的一条。水电七局承建五龙口西站、五龙口西站~五龙口站盾构区间、五龙口站、五龙口站~同乐站盾构区间,共2站2区间。
建设团队深谙“现场即市场”之道,作为他们鏖战洛阳地铁1号线之后,在中原建设的第二条轨道交通线路,要干就要干到最好,赢得市场。
进场伊始,项目团队快速行动,迅速解决驻地建设、管线改迁、道路改迁等前期问题,管理人员、劳务工人快速进驻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地施工会战就此打响……
破冰克难“郑”攻坚
项目团队一进场就面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开展临建施工、管线迁改等工作,两个重大风险源盾构下穿亚洲最大编组站——郑州北编组站、京广铁路立交桥箱涵,其中下穿郑州北编组站史无前例,然而挑战远远不止于此。
五龙口站至同乐站区间单线全长约2100米,区间共下穿3个Ⅰ级风险源、8个Ⅱ级风险源,是全线穿越风险源最多的区间,施工风险难度极高,被称为全线最难啃的“硬骨头”。
区间下穿郑州北编组站,为Ⅰ级重大风险源。郑州北编组站是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被誉为“路网心脏”,场内调车作业极为繁忙,盾构下穿长达634米。穿越编组站,不但要保证盾构正常推进,更不能对列车线路造成扰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轨道路基沉降、地面塌陷、地下管线及接触网立杆受损、隧道透水涌砂等重大安全事故,影响编组站运营安全。
面对困难,不等不靠,主动出击。项目团队连续16个月攻关涉铁手续,沟通协调涉及8家单位、7个铁路站段38个部门,在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中第一家完成涉铁手续办理。
建设过程中,全体职工科学筹划盾构,采用“冻结+混凝土箱体”的“双保险”接收方式,铁路轨道竖向位移被控制在2毫米以内,用36天实现双线盾构机安全下穿编组站,下穿长度约634米,获郑州地铁公司考核优胜单位和总包部综合考核第一名。
科技引领“郑”智慧
考验,接踵而至。项目车站和区间大部分处于繁华闹市区,周边建筑物多为商业设施、办公楼以及居民住宅楼,大部分地段施工场地狭窄,交通状况异常拥挤。这需要更短的时间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打造最优质的轨道修建方案。
亮出“科技剑”,“请”来“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基坑多维度分析时,通过运用BIM实现可视化交底,建立与图纸一致的模型,将操作规范与BIM相结合制作成二维码,从而便于工人扫码查看规范要求标准,针对性地进行交底培训,不断提升施工质量。
面对工期紧、管线复杂、地面车流量大等不利条件,项目部科技加持,超前谋划、积极组织,对盾构施工任务进行科学分解。五龙口西站~五龙口站盾构区间自左线盾构贯通后,共历时20天,顺利完成盾构机拆机转场,重新吊装下井组装和调试,为区间双线提前贯通提供有力保障,区间右线盾构自2021年11月12日始发,历时40天掘进完成贯通,提前3个月完成业主下发的贯通目标任务。
互融互进“郑”融合
项目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把敢于拼搏,勇于担当的精神传递给项目每一个人。
在盾构下穿郑州北编组站施工和DN1200带压污水管迁改施工筹划、现场统筹指挥、路面巡视监测、协调沟通对接、施工作业实施等方面,无一不有“党员先锋”的影子。
在突如其来的千年一遇“7.20”洪灾面前,党支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成立抢险救灾党员先锋队,参与地方防洪救灾抢险中。先后参与郑州地铁2号线东风路站、地铁4号线清华附中站、地铁5号线月季公园站和沙口路站等站点共计2300余米淤泥冲洗和积水抽排的抢险救灾任务,确保基坑的稳定和井下三台盾构机和其他设备物资的安全。
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先后投入680人次救援抢险力量,超过264小时转点作战,有效保障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获得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双锦旗”以及公司发文表彰,彰显央企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项目部自参建以来,在总包、业主各类综合履约考评中多次荣获第一名,累计获得奖励金额400余万元;作为郑州地铁项目代表高标准迎接住建部检查,赢得各方高度认可和称赞,荣获“郑州市扬尘污染防控办公室扬尘治理标准化工地”“郑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河南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用奋进的“轨迹”向中原人民献出一份份厚礼。七局轨道,“郑”呼啸而来。
五同区间盾构成型隧道
五龙口站
五同区间盾构管片堆场
来源: 中国电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