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一天,崔延龙第一次踏上了老挝的土地。

刚下飞机,赤道的阳光,就穿透海风,热情而猛烈的扑打在他白净的脸上。

匆匆14年过去。

小崔,变成老崔。小白,变成老黑。

老崔洒下的汗水,沿着他的脚步,从东南亚到非洲,拔地而起一座座水电站,清洁绿色的电力,穿行在赤道的山川、河流、草原、沙漠,一直伸向远方。

崔延龙来自中国水电十五局。2008年底,中国水电十五局中标老挝南俄五水电站工程。2009年7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的小崔,手上拎着一包衣服、肩上扛着沉甸甸的使命,被派到了这片热带雨林,参加工程建设。

小崔那时候初来乍到赤道国家,站在一群黝黑的老挝“老乡”中,犹如一颗白嫩的豆芽菜,常常引来“老乡们”或善意或不那么善意的逗乐,但小崔却不恼。

彼时的老挝,水电发展和中国国内相比,技术差距很大。原有老旧的火力电站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供电要求,小崔他们为了让老挝拥有充足的电力保障,带来的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小崔入职的第一个岗位是测量员。每天清晨,他的身影总会第一个出现在水电站土建现场,不停地喊着号子,带领老挝劳工们搬运着大大小小的机械与仪器,穿梭在整个工地的每个角落。

为了能够提高项目地下洞室群的测量精度,确保厂房上下游洞室准确衔接。小崔与来自中国的兄弟姐妹们,白天扎在工地学习研讨,晚上回到宿舍测算绘图。他们拿出的“漂亮活”常常引来甲方的赞叹。

现场工作是一项苦差事,每天搬着几十到几百斤不等的仪器设备挪来移去。老挝劳工的辛苦,小崔看在眼里也疼在心上。为了减少他们的劳动量,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坚持自己多走路,多看现场,设计精益求精,安排严丝合缝,以“准”而“精”的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

10年,日复一日,赤道的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泻着它的热度。白天,钢筋就像是刚出炉的碳条,冒着火舌炙烤着他们,汗水滴在钢筋上“滋滋”冒着白烟,撬棍拿在手中像烧火棍一样烫手。

10年,小崔记录了90本施工日志,穿坏了30多双工作鞋。小崔和他的中国同事,带领着老挝劳工,测量、放线、边坡刷坡、道路平整、建设营地,悉心培养了一大批熟练操作者。小崔晒黑了,与老挝工友站在一起似乎分不出彼此了,但他的技术更炉火纯青了,经考核很快晋升为工程师。

10年现场的摸爬滚打,小崔不仅施工技能日臻完善,而且练就了一口熟练的老挝语。他从一名中国技术员,变成了施工现场的“老语通”,带出了数十位懂施工的洋徒弟,他也逐渐走向了项目管理岗位。

在国情迥异的国家,要想干好活,首先得说好话,沟通无障碍,意思才能表达无碍。为了能“达意”,小崔就敢张口、大胆说。常年的现场工作塑造了小崔粗犷豪放的性格,每天对着众多老挝员工“大呼小叫”,与他们的交流来得更直接更流畅。他似乎有良好的语言天赋,很快就能熟练地与业主和监理交流了,其实这份天赋来自更多的交流。

小崔的宿舍就是一个小会客厅,他是一个十足的茶叶爱好者,桌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茶叶罐。与喝酒相比,他更喜欢给上门的客人沏上一壶好茶,边品边聊。有时他会得意地向大家介绍这些茶叶的种类、产地、来历、口味差异等等,如数家珍。久而久之,老挝员工和监理都知道项目上有一位“茶文化大师”,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小崔这里沏上一壶热茶,谈笑风生,这里似乎成了小小的茶馆。他们不无调侃地说,这是从“社交300句”开始教授老语。正是在这调侃的轻松中,不仅有语言上的学习交流还增加了感情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各方汇聚于此,在品茶过程中共同解决了无数工程上的难题。

2018年,当小崔升任中国水电十五局马里古伊那水电站项目常务副经理时,他也将这个“茶馆”从老挝沿着赤道“平移”到了非洲国家马里。

初到马里,撒哈拉的阳光和风似乎比东南亚来得更加炽热,和小崔的心一样。

马里监理穆萨每周末都要到小崔的“茶馆”来。在广州留学时他就已是中国绿茶的忠实粉丝,可非洲的茶叶销售以红茶为主,绿茶少见且昂贵,这让他回国后着实苦恼了一阵子。第一次来小崔宿舍,在看到大罐大罐的龙井、毛尖、碧螺春后,穆萨甚至开心到当场拉着小崔跳起了非洲舞蹈。不出所料,小崔又在他的“茶馆”里掌握了一门新外语:法语。变的是“茶馆”位置,不变的是新“茶馆”依旧热闹非凡,依旧解决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程难题。当项目结束分别时,老穆萨和马方员工对崔延龙说:“CUI,Tu es parti, notre 'salon de thé' est parti, tu vas nous manquer.(崔,你走了,我们的‘茶馆’没了,我们会想你的。)”

马里工友喜欢这个渐行渐黑的“崔”,不仅因为他的肤色日益本地化了,更因为他那份敬业和专业的工作态度让大家感动。

古伊那水电站项目地处西非热带气候地区,旱季最高气温可达48℃,且主体结构多为大体积混凝土,业主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大于30℃。“高温时段浇筑时,现场混凝土入仓温度高达33度。当时大家都很着急,整个团队经过数不清的昼夜反复试验和摸索,增加了减水剂掺量、减小水灰比。同时对筛分厂堆料区搭设备料遮阳区;拌合站制冷水加冰屑降温;拌合机仓内通冷风机再次冷却;混凝土罐车包裹。通过以上措施的改善,白天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时最高入模温度为29.2度,满足了要求,保证了施工质量。”崔延龙现在回想起这段新技术的挑战和经历,仍觉得记忆犹新。

大型钢构厂房屋顶施工,小崔和施工队都没有类似的施工经验,他亲自跟着厂方技术人员没日没夜地现场学习。大型钢结构梁的吊装和安装,锚栓的定位测量是关键,马里古伊那水电站发电厂房共计128个预埋锚栓,每一个锚栓都经过多次测量复核,最终无一返工。

正是靠着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2022年古伊那水电站项目完美收官。2022年12月,马里总理阿卜杜拉耶·马伊加在项目竣工仪式上称赞该项目为中马两国友好合作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圆满完成古伊那水电站项目后,小崔经过短暂的国内休整,又回到了马里,负责古伊那项目质量消缺和西非市场开发协助工作。当了总经理助理的小崔,虽然在工地上“搬砖”的时候少了,可赤道的风和阳光不变,小崔被晒得黝黑的皮肤不变。

再见时,“老乡们”不再笑话他的白嫩,只是小崔,却也成了老崔。

2023年,老崔凭借出色的工作获得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最美电建人”光荣称号,在遥远的西非续写着新的故事。

来源: 中国电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