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2023年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首发活动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第一中学举办。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出席,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全国学会、山西省科协、吕梁市、临县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宣布启动2023年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

首发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中国植物学会、山西省科协共同主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有关指示精神,切实推动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活动在科普中国、新华网、光明网,科创筑梦等平台进行直播,累计观看数超550余万人次,并全面覆盖临县、岚县120多所乡村学校,与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十省百县千校”同步联动。

擎画科教崭新图景,厚植乡村科学沃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自2021年起,围绕“乡村振兴 科教赋能”主题,组织科技教育工作者深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十省百县”千余所乡村中小学,共开展各类科普讲座、科技实践、科教资源指导等活动500余场,累计受益人次逾千万,促进社会共同关注乡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为广大青少年打开科技的多彩天窗,发挥科技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今年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首发活动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举办。临县作为中国科协定点帮扶县,通过“大师报告进乡村、科技实践进乡村、教师培训进乡村、科教资源进乡村”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听、看、做、学”中,激发好奇心,追寻科学梦。

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县县委书记李双会在首发活动致辞中表示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首发活动在吕梁临县举行,对于提高临县青少年科学素养,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希望通过搭建好科技教育乡村行平台,履行好“用科普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新时代科普工作使命。

做好乡村“双减”加法,点亮青少年科学梦想

“乡村孩子们平时的实验课很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都是靠文字和图像,咱们的活动让孩子们真实感受到、体验到中国科技的发展!”临县一中的一位老师在参与完《“北斗”助力乡村科教行》科技实践活动后激动地说到。

科技实践活动作为“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首发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科学知识,还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树立学生科技强国、自立自强的远大志向。今年“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首发活动,由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成员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中粮集团等单位的科普专家围绕科教助力乡村振兴,为临县中小学生带来了5场不同科创领域的科技实践活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310所航科公司的青年科普讲师以《火星,我们来了》为题详细讲述了“天问一号”从发射到一次性绕、落、巡的伟大创举,并设置了手绘涂色、火星探测科普互动和制作祝融号火星车三个动手实践环节。中国核工业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带来了《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科技实践活动,乡村的孩子们动手参与了电磁炮、特斯拉线圈放电等相关实验的现场操作。《学生营养与食育教育》实践活动上,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专家深入浅出的分享让同学们增长了对食物和营养的认知,将健康理念的种子种在同学们的心中。《“北斗”助力乡村科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北斗、触摸北斗,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探索的求知欲,也为学生埋下未来职业理想的种子。《爱护我们的眼睛——揭开眼镜的奥秘》活动现场还设计了探究环节,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结果分析,认识到眼睛的脆弱性,提高了爱护眼睛的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极其关键,是激发青少年科学潜能、厚植科学精神的重要抓手。2023年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将走进中西部地区“十省百县千校”组织各类乡村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和资源支持服务,让科教资源惠及更多的乡村学生。

追寻科学梦想,厚植创新沃土

“请问顾老师,植物里最小的一个科是什么?”南关小学的一位同学在大师报告环节上提问。当一个个问题被提出来,让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顾红雅感到十分欣慰,因为她知道科学的种子已经在乡村孩子的心间悄然萌芽。

“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举办近2年多,组织了近百场院士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开展大师报告进乡村,让乡村青少年和科技教师追寻科学梦,激发科学好奇心,增进爱国情,让科学家精神在乡村青少年中得到传承,激励农村青少年积极投身科技事业,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今年,大师报告中顾红雅教授以《植物与我们的生活》为题,讲解了人们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由来、种类、差异等,分享了国内外科学家在作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她的倾情讲述深深打动了到场临县中小学师生们,孩子们积极提问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首发活动上,来自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王国平以“在追求科学真理中启智,在解决国家需求中成长”为题,分享从临县走出去求学,不断成长为科技工作者的经验,他表示科技是改变未来的魔方和钥匙,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一个个科技创新发明,也离不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前赴后继。希望广大青少年能利用好科学课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成为我国科技人才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为增强活动效果,推动构建社会共同关注乡村科技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结合主题教育开展,2023年“助力乡村科教 追梦科学之光”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系列活动将继续走进中西部地区10个省份组织开展各类科教实践活动和科普资源服务活动,重点开展科技教育乡村行“母亲河”联合行动、“科普边疆行”主题活动、“她·未来”西部女童科技活动等地域性科教活动,推动科教资源走进乡村课堂,示范带动全国乡村科技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来源: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