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国空间站耗资8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却花费1000亿美元,所以中国空间站技术不如美国!”中国空间站真的很差吗?

首先中国空间站耗资80亿美元是比较确定的数字,但是国际空间站的花费可能远不止于此。从空间站的初始设计和建造成本来看,也就是截止到2010年,国家空间站各模块和组件全部建造完成时计算,各国就已经花费了1551亿美元。

此后10年时间,每年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就高达20-30亿美元,并且还在随着空间站的老化不断增加,2020年NASA的维护预算已经达到了32亿美元。

其次,花的钱多不一定是因为安装的设备更先进,技术更高,也可能是当了“冤大头”。单从研发技术和设备的先进程度上来说,中国空间站是优于国际空间站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国际空间站是从1998年以前开始设计的,设计上落后中国20年,所以我们会看到国际空间站内部的规划很不合理,内部狭窄、逼仄、杂乱无章,各种乱七八糟的线圈爬满了舱壁,相反我国空间站内部非常整洁宽敞。

而且国际空间站虽然能同时容纳13名宇航员,但是只有7个床位,所以其他人是需要打地铺的。而中国空间站内部开辟了独立的睡眠区和卫生间。这就相当于城市规划,再大的空间城市规划不合理,早高峰都得堵得一塌糊涂;规划合理,就能让更多人舒适地通勤。

然后从空间站技术上来说,我们地技术领先国际空间站至少10年时间,因为各国的太空舱和各类组件是在2000-2010年陆续发射升空的,而我国是2022年建成的。

那么具体的技术差距有多大呢?举一个例子,按重量来算,我国空间站用不到国际空间站电池板20%的重量,发出了国际空间站80%的电量。而且我国还应用了霍尔发动机,动力更强;再生生保技术,可以将汗液、水蒸气和尿液全部回收利用,效率更高。

总体来看,中国空间站的特点就是设计简约大方,轻量化,运行效率更高。

当然也有人觉得中国空间站只能同时容纳6名宇航员,和国际空间站的13名相比还有差距。其实这个东西不是这么算的,因为我国的空间站是刚建成的,你看1998年俄罗斯刚发射空间站的时候,空间还没有我们的大呢。后来是美国和各国航天陆续加入才逐渐变大的。

实际上,一开始我们的空间站本来就是想着给自己做的,3个舱都已经很够用了。但谁能想到这两年国际空间站出现了各种状况,让各国有了退出的打算。那么中国空间站就要考虑承接这项业务了。目前是还剩一个客房可以租给一个国家用,但是肯定不够啊。

就这一个舱室各国肯定都急啊,已经有17个国家的23个机构开启了和中国的协商,而且目前已经有42项科研项目被选中了,这意味着国际合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17个国家分一个舱室想想都不可能啊,所以不难推测,中国设计师们肯定考虑过扩展空间站的问题。

这里有两种扩展办法,第一种是各国自己设计舱室和发电等各种组件,然后由我们来组装就行了,意大利之前就在计划自己设计和制造一个太空舱。另一种办法就是我们设计、制造、发射和出租一条龙服务。

这些服务肯定是要收钱的,比较确定的就是发射肯定要收钱,按照国际空间站的标准,俄罗斯一开始向美国的收费是每人2000多万美元,后来不断涨价到了8000多万美元,我们收个5000多万,还能赚1000多万的辛苦费。

据说阿联酋为了预订一个座位准备花300亿,300亿哪怕是人民币都快够我们的建造成本了,想想还挺激动的。不过,这个消息来源不太可靠。

还有消息说中国空间站会免费给各国使用,可能只收取部分维护费和手续费,但有一个条件是科研成果由全世界共享,也有说需要和中国共享。

实际上无论哪种情况,这些科研成果的价值都是非常大的,它们所能创造的收益绝对远超我们的想象。早就有科研组织做过计算,国际空间站的相关技术在地球上的商业应用间接带动了全球经济,产生的总收益是空间站投资的3~7倍。

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空间站的格局是非常大的,她的目的就是要加快全球科技进步,甚至承担着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这必将让中国的国际地位更上一层楼。

来源: Hi科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