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燃一直是广大有车一族关心的话题。

近日,杭州市高速交警发布了一则令人痛心的通报,称在2023年6月5日5时43分许,一辆浙A牌照的小型普通客车沿S2沪杭高速驶出杭州收费站时,碰撞收费站设施后起火,造成车上4人死亡。

从网传的图片显示,事发当时车辆在收费站,周围人员相对密集,应该不存在无人救助逃生的情况,但却造成车上四人全部死亡,说明该型车辆自燃后,车门无法打开且火势迅速蔓延剧烈,才造成人员伤亡。

加之近年来有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伤亡事件的发生,人们不禁要问,新能源车发生自燃时,难道车辆不给人逃生的机会吗?

新能源车自燃,车主完全没有逃生的机会?

根据目前获得的信息,事发车辆型号为大众ID.4X,搭载的是NCM811 (镍钴锰三元锂电池)体系三元锂电池,电芯由宁德时代提供。

而从事故现场发回的报道了解到,该型车辆在发生碰撞后,几秒便开始自燃起火,仅仅十几秒钟便火势便迅速蔓延到整个汽车,车上人员根本没有逃生的时间。

事发现场图片

根据工信部2020年针对新能源汽车组织制定的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黄金5分钟逃生时间。但此次该型汽车明显没有黄金5分钟的逃生窗口期,甚至连黄金50秒都没有。这让大众再次质疑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开始在买新能源汽车和油车方面进行徘徊选择。

新能源车发生碰撞后,是否比燃油车更容易自燃?

虽然此次事件新能源车的安全性再次受到质疑,有些人开始呼吁应该更多地选择燃油车而非新能源车,但许多人说此次发生事故的是新能源车,但属于偶尔事件,新能源车要比燃油车自燃率更低更安全。

而且还拿出了所谓的数据进行证明。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为1500万辆,近一年增加了近500万辆,自燃率为万分之0.72,而燃油车介于万分之1-2之间,新能源汽车明显更安全。

我国是汽车生产大国

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万分之0.72的自燃率只是单季度,自燃数量与整个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比值,而假如以一年为基数,那么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接近万分之3,明显高于燃油车。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新能源车所用的动力体系为电池,而自燃一般是高压电起火,故而更容易发生自燃。而燃油气的汽车一般在不出现明火的情况下自燃率更低。也就是说更多的电池和电路的使用是造成新能源车自燃率高的原因,而动力相对简单的燃油车则要低于新能源车。

但这并非是最关键的。根本问题是,新能源车是许多人未来的主要交通工具,如何降低自燃率,提高安全性才是根本。

汽车自燃后果十分严重

由于燃油车构造原理相对简单,电路较少,发生碰撞和自燃后,火势蔓延较慢,留给了乘员更多的逃生时间,而新能源车则由于燃料电池密集, 一旦自燃,火势蔓延会非常迅速。

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电池能源供应不足,故而只能将电池做的非常大, 一旦高压起火,整个汽车等于是架在火上烤。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板多安装在汽车下方

夏天燥热,如何避免车辆自燃?

汽车自燃从概率上讲是极低的事件,但依然有存在的风险。我们日常的行车用车时要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便能够极大降低甚至消除汽车自燃的风险。

第一,要对自己的爱车多进行检查。

大多数自燃的汽车,都是一辆年久失修的老车,汽车与人一样,要定期进行“体检”, 确保“健康”。这样可以有效排查一些车辆故障造成的自燃隐患,一般来说,头3年的新车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保养维护,超过4年的汽车要进行两次保养。而7年以上的,还要定期进行大规模检修。

车辆要定期检查

第二,要避免不合理的汽车改装。

许多爱车人士都会对汽车进行各种改装,比如加装氛围灯、倒车影像、座椅加热等等。这些外加的线路有时与原厂汽车线路产生冲突,有造成线路故障造成短路起火的风险。

更有甚者会进行全车大改,这极大地增加了安全风险,而且也不合法。

非法改装会增加事故风险

车内不要放置危险物品。

许多车主喜欢将一些生活用品放置于车内,比如香水、打火机、冷却喷雾剂等等,这些物品在夏天车内高温时,容易发生爆炸,或者在高速急刹车时碰撞掉落发生爆炸,从而造成车内起火自燃的风险。有的车主则是因为工作需求将一些危险物品放置于车内,这是在相关特殊工作流程中明令禁止的,应当予以高度注视。

许多日常物品在高温下易发生事故

第四,车辆尽量停放在阴凉处。

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夏天打开车门,车内温度极高,需要短暂通风才能进入车内。根据测算,夏天汽车车内温度有时高达50多度,而车内内饰温度则更高,这极大地增加了安全隐患。为此,各位车主可以通过不要让爱车直晒太阳或者采用遮阳帘等物件进行认为降低车内温度。

汽车停放在阴凉处可有效降低车内温度

第五,要安全驾驶汽车。

汽车自燃等事故的发生,最多的还是交通事故。养成一个良好的驾车习惯,是保障车辆行驶和日常使用安全的最根本方法。

来源: Hi科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