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山峻岭,俯览深涧峡谷,聚焦那些具有鲜明新时代印记的中国电建项目一线瞬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组组朴素的故事,一幅幅火热的画卷,无不诉说着电建人的青春奋斗之志和时代的创造之力。
扎根入深山 电龙游“红河”
2022年7月,燥热的气息早已笼罩整个云贵高原。在云南红河州建(个)元高速项目沿线隧道两侧,一座座铁塔、一个个输变电站屹立着,正在为124公里的建(个)元高速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撑。
中电建运营建(个)元项目负责人郑皓说,如果将建(个)元高速的建设任务比作一次战役,把负责修建整条高速的人员叫做主力部队,那遵循“基础配套先行”的原则,先于主力部队“动身”的高速外接电(输变电)建设及运营者们,便是整个建(个)元高速项目的“先锋军”。
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山区作业,除了克服工作本身的琐碎繁杂,一线运营维护人员还得时刻与恶劣的工作环境做斗争。据了解,建(个)元高速作为一条高海拔高速公路,主线桥梁共计105座,其中特大桥6座、隧道29座,全线桥隧比高达72%,可谓是建在“山体隧道”中的高速,因此保障隧道平稳供电是维系高速安全畅通的重要前提条件。另外,高速沿线常年气温超过40℃,昼夜最高温差超20℃,受暴雨、雷电、浓雾、大风等恶劣天气交错影响严重,对一线运营维护作业人员来说挑战巨大。
高速外接电(输变电)项目负责人高玉彬说:“在高原山区中运营维护远远比想象中要复杂许多,很多时候工作人员需要载着大量的设备器具,在十余里内渺无人烟、信号不通的无人区独自奔波。如果在无人区遇到汽车抛锚,那才真是叫天天不应。”36名青年组成的运营维护团队都很有战斗力,遇到急需运送材料时,通过除草、铺垫木板等方式硬生生挖出一条条“路”,将维护器具运输到场地;遇到设施设备或线路损坏时,为了尽快恢复供电,在30多米高的铁塔上连续抢修10多个小时,以过硬的身体素质来不断对抗超高空作业的恐惧与一系列恶劣天气。
“看着这一条条线路穿梭于高山峡谷之间,真难想象以前那些下班后满身泥泞,连嘴角都是泥巴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笔者深深地为中电建运营团队攻坚克难、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折服。
运营维护人员吃住都在山区,经年累月坚守在没有电视机、没有棋牌室的高原上,这批运营者是如何与孤独作战的?一线职工白永刚给出了答案:“我们最大的‘娱乐’就是看书。”在员工宿舍里,桌子上都放着一摞电力行业相关书籍。笔者了解到,随着中电建运营对管理的规范、制度、标准不断迭代升级,对运营团队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正如一位现场管理人员感叹“不见缝插针的学习,真还满足不了工作的要求。”
如今,建(个)元高速外接电(输变电)项目吸引着更多年轻人加入,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山区,继续书写青春的故事。
眼观六路听八方 守望高速“大动脉”
“五一”黄金周拉开帷幕,中电建运营渝蓉高速项目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从台前到幕后,高速监控员,这个岗位常被喻为“高速公路的眼睛”,不在一线,却更似一线:他们肩负着信息上传下达、路况实时监控、可变情报板系统的更新维护等重任,遇到特情事件,需及时做好前期处置及指挥调度工作,在幕后担当着守护道路安全的多重角色。
走进渝蓉高速监控中心大厅,迎面一块巨大的监控屏幕格外醒目。大屏幕上,实时路况尽收眼底,路面、桥梁、隧道的情况一览无余,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监控中心的“眼睛”。
“请立即打开双闪灯,将三角牌放在车后150米外,车内不要坐人,站到安全地带,注意安全!”4月20日中午,监控中心大厅内电话声此起彼伏,渝蓉高速当值监控员李秀正坐在电话前接报,一辆小汽车因故障停在了重庆至成都方向养马境内231公里处,影响行车安全。李秀立即按故障车救援工作流程进行处置,通知路政、高速交警、拯救队伍等相关部门人员前往处理;同时在情报板发布提示信息,通知相关收费站入口做好提示工作,提醒后方车辆保持距离注意避让。随后,各方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将故障车及时拖离,在30分钟内快速消除了路面的安全隐患。
这是李秀在渝蓉高速经历的第3个“五一”,她见证了高速公路监控岗位的变化,管理范围已从路段的单一调度转向路网的统筹调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处理起特情事件更加游刃有余。“监控中心作为渝蓉高速的大脑中枢,辐射全线运营管理、救援管理,共设监控摄像机1029台,可实现任意拼接、组合,结合控制软件可自定义轮巡画面。”李秀介绍道:“处理特情事件有一个原则,监控中心要迅速通知各单位,要求路政5分钟内出警,30分钟内到场;拯救队伍10分钟内出警,30分钟内到场。”
身处“五一”黄金周幕后,渝蓉高速的监控人员始终坚守在电话的另一端,用心聆听、耐心解答。据统计,渝蓉高速监控人员每年要进行路面交通轮巡1500余次、桥下空间轮巡400余次,发出各类路况短信1.5万条,通过可变情报板发布提示信息共5600次,默默守候广大司乘人员一路平安通畅。
夫妻同心话浪漫 “并肩作战”显力量
歌德曾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去追寻人生的价值,答案就是:即使身处平凡的岗位也要“匠心”筑梦。
在中电建运营江津至习水高速项目上,有一对爱岗敬业的模范夫妻。丈夫涂东是一名高速养护工,负责一线维护及紧急抢险工作;妻子邓文容则是收费站的一名厨师,负责为项目员工提供健康可口的餐食。
虽说夫妻两人同在一条高速路上工作,但工作地点却相距较远。两人每月最多只能见面2次,需要跨越9座桥、7个隧道,而这样的相聚已经持续了整整4年。为了将自身的工作做到极致,涂东和邓文容都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聚少离多,躬耕于高速运营一线,而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因为距离和时间变得生疏,反而因为共同的追求而更加坚定。
2022年8月11日,收费站外广场附近爆发山洪,大量泥石奔涌而出,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涂东火速赶到现场,带领一帮青年熟练的对路面淤泥进行处置,奋力用铁锹和扫帚将堆积起来的泥石铲走,然后通过人工捡拾的方式对散落树枝落叶等垃圾进行清理。顶着40℃的高温,一连串的抢险工作下来,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全身。因动作迅速,做事干净利落,涂东经常被大家夸赞为一线“救火员”。
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惦记彼此。邓文容有时会留着舍不得吃的美食,精心打包好,委托同事帮忙带给涂东。虽不能天天见面,但他们一直用特殊的方式传递着爱意。
云帆风卷正奋进,千橹击浪万里行。在中国电建项目一线,成百上千个默默无闻的电建建设者,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高山峡谷中、在江河平流处、在广厦千万间,绽放着“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青春之光。
来源: 中国电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