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名称

“调查体验 助力双减”农业科技研学实践活动

二、活动背景

2022年4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联合启动了“‘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通过本人的积极组织与申报,单位成为活动试点单位。由于学校地处农村,在科教设施等硬件资源上与城市学校有极大差距,但本地蔬菜种植、花卉培育等农业研学实践基地众多,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农业科技研学实践,旨在结合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通过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实地科学探究与互动探讨实操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身边农作物的奥秘,知道蔬菜、花卉等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与操作技能,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指导青少年践行科技为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青少年低碳和节约生活习惯。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蔬菜花卉的种类和特征,知道培育它们所采用的农业技术和养护知识,分析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多观察、多询问、多实践,结合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究,激发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体验、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的欲望;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农村、走进自然,在探究体验中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蔬菜、花卉种植与培育的乐趣,提高参与合作调查的兴趣,加强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力度,践行“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的行动理念,养成亲身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为“美丽中国”“绿色山东”“最美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四、活动对象与人数

初中七、八年级学生,120人。

五、活动时间

3月—12月

六、活动内容

1.准备阶段

(1)小组组建

(2)学情摸底

(3)制定方案

(4)区域划分

(5)基地踩点

2.知识搭建阶段

(1)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同学们分享蔬菜、花卉的相关知识。

(2)进行专家宣讲,及时推送科技学堂、“科创筑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330科普工程平台的专家讲座资源,为工作室科技研学小组的同学们讲解蔬菜花卉种类、培育和养护知识,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填写科学探究任务单并设计小实验进行蔬菜花卉的区分与探究。

(3)利用暑期时间,带领小组深入裕丰小镇、南陈百亩韭菜园、绿缘蔬菜种植合作社、国庆花园等邀请农技专家、园艺师为同学们实地讲解蔬菜花卉的辨认、养护技术,开展科学调查小实验巩固所学提高实践技能。

3.实施阶段

(1)小组活动安全教育,落实疫情防控举措

(2)辅以科普宣讲,营造实践活动动力

(3)进行基地参观,了解蔬菜花卉种植历史

(4)进入农业研学基地,讲解蔬菜花卉的相关知识

(5)开展农业研学实践体验,完成调查体验任务

4.活动汇报及后续宣传阶段

七、活动资源

1.活动场所:裕丰小镇、南陈百亩韭菜园、绿缘蔬菜种植合作社、国庆花园等农业研学实践基地。

2.参考资料:相关书籍、调查体验活动手册及本土蔬菜花卉种植知识集锦打印版等。

3.活动器材:调查体验记录单、小实验设计、笔记本电脑、相机、工具包等。

八、活动过程(步骤)

1.准备阶段(3至4月):制定农业研学实践活动方案,开展场地调查摸排研究工作,与各基地负责人、本地乡土农技专家、园艺师、学生、家长沟通,打印好知识小册子、准备活动材料和器材。

2.实施阶段(5至10月):组织专家宣讲、教师解读、方法培训、实地研学、调查探究、实践记录、展示交流等活动。

3.总结阶段(11至12月):学生整理活动资料,加强交流反馈,撰写调查报告,汇报研学收获和撰写心得体会。

九、活动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1.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总结,撰写调查体验活动报告,分小组进行交流探讨,做好记录整理,分享我们的探究收获,分列本地的蔬菜花卉种植种类以及习性特点。

2.指导学生分小组制作汇报PPT,撰写科学小论文,完成研学实践活动研究报告,择优推荐参加县级、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撰写分享美篇文章,工作室分享拍摄的活动照片。

3.组织学生整理关于研学实践探究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汇编成册;制作成果展板,展示活动成果,并利用微信、美篇等新媒体宣传研学实践活动。

4.相关成果还可以形成论文方案,积极向杂志投稿。

十、活动评价

1.优秀汇报PPT、科学小论文、研学实践活动研究报告等颁发证书。

2.成果评价:开设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多维度评价,如活动研究报告、科普摄影,小论文、总结方案等。

3.小组整体评价,活动成果展现,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的提升等。

4.科技教师、科普志愿者评价:结合科技教师、科普志愿者组织活动的参与活动人数、活动记录、成果展现等进行评价。

来源: 梨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