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为服 海南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赵善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症状和其他并发症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故早期发现很重要。

临床上,前列腺增生的检查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选择性的辅助检查等。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体格检查

在前列腺增生的体格检查中,最简单、最常用的就是肛门指检。它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压痛、中央沟是否变浅或消失,以及肛门括约肌张力等情况。

临床上,与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的疾病有很多,如神经源性膀胱、膀胱颈挛缩、前列腺癌、尿道狭窄,以及糖尿病和酒精中毒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等,而肛门指检对于鉴别前列腺增生和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肛门指检前,医生需要先检查患者是否合并痔疮和脱肛。如果出现此类情况,患者就有前列腺增生且排尿困难严重的可能。其次,需要检查肛门括约肌的张力,若肛门松弛,则有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能。

前列腺肛门指检时,患者需要提前排空膀胱,一般取膝胸位或仰卧位,医生通过进入肛门的手指触摸前列腺,对前列腺进行诊查。

前列腺增生患者肛门指检的内容包括:前列腺中间沟变浅或不存在,表面摸起来很光滑,一般无结节状改变。前列腺两侧有可能不对称,如果无法触摸到前列腺上缘,则增大部分有可能是突入了膀胱。如果前列腺增大不规则,则有前列腺癌的可能。

二、必要的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是指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尿流动力学、前列腺超声、尿道膀胱镜和影像学等检查。

其中,前列腺超声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最为重要,也是诊断前列腺增生时必须进行的检查。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前列腺超声检查

肛门指检虽然对诊断前列腺增生有重要意义,但对前列腺体积的判断并不够精确,而超声检查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前列腺的形态和体积、内部结构是否紊乱和有无低回声结节,还可以测定残余尿量,对前列腺增生下一步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前列腺增生患者必须行超声检查。

目前常用的超声检查有经直肠和经腹两种,前者主要用于指导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后者除了解前列腺的情况外,还可以了解膀胱壁的改变和有无结石、憩室或占位性病变。此外,经超声测定膀胱残余尿量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评估也十分重要。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是诊断前列腺癌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已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后的随访监测。

前列腺增生患者之所以需要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是因为: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可以为前列腺增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进而提供精准的治疗。由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同一个器官上的两种不同疾病,两者不仅可以同时存在,而且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医生通过临床症状和单纯的肛门指检很难鉴别两者,故需要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也有利于前列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减少由于漏诊或误诊而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3.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无创伤,准确率高,对前列腺增生所处阶段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把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梗阻的尿流率曲线进行分期:一是早期,表现为正常曲线;二是中期,曲线呈多波形,提示有手术指征;三是晚期,曲线低平,有断续小波,需要尽早手术。

此外,尿流动力学检查还能诊断患者是否合并神经源性膀胱,这对于决定治疗方案十分重要,因为后者不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1]。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选择性的辅助检查

为了更好地制订治疗方案或提高治疗效果,专科医生有时还会根据患者的意愿和具体情况采取一些选择性的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主要是计算机体层成像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由于两者检查费用高、所需检查时间长,且计算机体层成像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一定损害,故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检查并不作为前列腺增生首选或必要的检查项目,仅用于鉴别诊断。

如专科医生在做肛门指检时发现患者的前列腺有结节且质地较硬,或怀疑为前列腺癌时,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当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时,需要对前列腺的大小进行随访,此时可以通过计算机体层成像清楚地看到前列腺的大小、包膜,以及是否合并结节、钙化、结核、结石等其他前列腺疾病,从而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2.尿道膀胱镜

怀疑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颈挛缩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行此项检查。如果患者确诊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颈挛缩,在行切除前列腺腺体的手术时,应同时处理膀胱颈挛缩,否则无法解除尿路梗阻症状。

总之,当男性出现明显的排尿不畅、夜尿增多、尿线变细等前列腺增生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咨询专科医生并接受相关检查,以便能够尽早制订治疗方案或给予干预措施,避免病情加重而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庆.前列腺增生中医调养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