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中国康复医学会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号召,于5-6月组织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康复科普系列活动。

科技志愿服务是中国康复医学会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动员广大康复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志愿服务和服务基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各地开展多样化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康复科学知识,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1上海松江站

共享科技 汇聚爱心——“全国科技者工作日”

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科技论坛系列活动

5月18日下午,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志愿者总队、上海市残疾人康复协会、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共享科技、汇聚爱心——“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科技论坛系列活动。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党委书记翟华、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柳瑾、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睿博(Marius Berlemann)以及医院社会工作部等人员、爱心企业、伤友共计近80人参加。

01 希望之家-“蒲公英”计划项目启动仪式

养志康复医院是全国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资源中心,自2010年以来为1000多名脊髓损伤伤友提供科学的生活重建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回归家庭、重返校园、重新就业创业。为帮助更多的全国各地困难伤友重拾生活信心,以“希望之家”项目为基石,设计了首个公益项目——“蒲公英”计划,通过公益的形式,汇聚起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力量。

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党委书记翟华进行总结讲话,她对莅临现场的爱心企业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指出“蒲公英”计划项目是将慈善公益纳入医疗康复服务的一次尝试和创新,是残疾人公益事业推进中的突破和发展。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康复医务工作者要继续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推动“希望之家”项目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也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希望之家”项目的服务内涵,吸纳更多的社会企业加入“蒲公英”计划,让“蒲公英”计划惠及全国伤友,同时更要让“希望之家”的伤友们把“希望和阳光”传递下去,向全社会展现自立自强的精神,成为“希望之家”的主讲人。

市养志康复医院党委书记 翟 华

02 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科技专家论坛

3位来自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的脊髓损伤康复专家,围绕脊髓损伤康复现状、护理关键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及应用等方面,通过线下讲座和线上直播的形式,向现场、线上的脊髓损伤伤友和社会大众普及了脊髓损伤康复相关知识,加深了伤友对脊髓损伤的认知,掌握了自身健康管理的技能,看到了科技改变未来的希望。

市养志康复医院特聘教授,转化研究中心主任 牛文鑫

市养志康复医院脊髓损伤病区副主任医师 齐燕

市养志康复医院脊髓损伤病区护士长 吴爱荣

03 智慧康复科技体验活动

现场的伤友在志愿者的协助下,体验了外骨骼机器手、下肢运动康复机器人等智能康复设备。伤友们纷纷表示,这次体验活动让他们重新获得自主活动的掌控感,对以后的康复和融入社会充满了新的希望。

康复的道路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更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和人文的关怀。脊髓损伤“希望之家”将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继续联结企业、爱心组织等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助残帮扶形式,让全国更多的残障人士享受康复医疗技术和社会人文进步的成果,助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2北京通州站

头晕目眩走不稳,前庭康复来助你

2023年5月23日,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博、眩晕康复专委会秘书长傅新星、委员封靖率队共7名志愿者,在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大营村社区开展了科技志愿服务活动。30余名社区居民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科技志愿服务以“头晕目眩走不稳,前庭康复来助你”为主题,开展包括健康科普讲座、健康咨询与跌倒评估与科普等活动。

参加志愿服务人员合影

头晕、跌倒和听力障碍是临床常见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前庭系统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可以通过对前庭系统的科学锻炼得到康复,前庭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刘博主任医师具体介绍了老年跌倒的原因和风险因素,为老年人生动地演示了前庭功能在人体维持姿势和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倡从改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定期参加体检、做好慢病管理、促进精神健康、注重用药安全和家庭支持等方面做到主动健康,享受美好老年生活。

刘博主任医师科普讲解

封靖副主任医师科普讲解

傅新星副研究员科普讲解

全体科技志愿者合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封靖副主任医师重点介绍了耳石症这一临床最常见的头晕症,也是近年来大众关注的热点。老百姓对于耳石症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也导致一些人谈“耳石”色变,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针对究竟什么是耳石?怎样快速甄别耳石症?得了耳石症应该如何应对,封医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傅新星副研究员介绍了老年性听力损失的表现、应对策略和听觉康复方案。针对老年人群对听力损失的认知不足的情况,详细介绍了听力损失对生活造成的多方面影响。并展示了趣味化动画视频,方便老年人了解相关知识。

三位老师分别通过预防老年跌倒、耳石症的康复策略、老年听力损失的康复策略,提高了社区居民大众对头晕和平衡功能的重视,早发现、早康复,做稳稳的“不倒翁”。

志愿者们还为为村民提供了健康咨询,协助村民进行自我防跌倒评估,了解如何避免听力损伤,并向现场的民众发放了耳和听力健康相关的宣传材料。

#3安徽阜阳站

“让每个生命得到同样的尊重”——助残日志愿服务活动

5月21日是第33次全国助残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群“折翼的小天使”,5月20号上午,安徽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委员会常务委员、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顾伟主任带领科室二十余位康复医护技组成科技志愿服务队,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社会融合活动。

志愿者们早早地布置好了场地,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儿童和家长送上温暖的微笑和祝福。8:30活动在一场由特需儿童和治疗师带来的开场舞“鲨鱼宝宝”中拉开序幕。有趣又好玩的热身操,不仅缓解了小朋友的紧张情绪,也点燃了现场每个人的热情。

亲子游戏:纸杯接力

亲子互动游戏:花开几朵

竞技游戏:蚂蚁搬家

小朋友们看的激动不已,情不自禁的为现场的哥哥姐姐们加油鼓劲。

最后,工作人员为参加活动的孩子们送上了一份份小礼物,让他们感受到了康复志愿者们的关怀和温暖。活动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儿童部第二课堂” 是围绕改善特需儿童社会功能这个核心目标而开展的一类社会融合活动,强调特需儿童向社会的回归,使特殊儿童将来能够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成长,享受正常的生活。

活动包含语言应用、人际交往学习、行为规范培养等。这些内容横向彼此联系、融会贯通,纵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用于每一个特需儿童社会功能的康复需要。

本次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共有70余人参加,亲子游戏的设置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舒缓了许多父母的心理压力,孩子们通过比赛一方面体验了竞争的意义和参与游戏的快乐,另一方面儿童们在志愿者和家长的帮助下,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自己的极限,尝试着用自己的力量和坚韧去完成这些任务,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参与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志愿者总队将继续为特需儿童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造福更多的特需儿童及其家庭,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4上海虹口站

中医慢病养生系列科普活动第一讲

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崔芳,组织来自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的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送医上门,来到社区居委为离退休人员、社区居民等30余人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通过现场讲座及互动体验的模式,以中医慢性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为居民科普了艾灸治病保健的原理及方法、中风病的预防与治疗。通过科普的方式引导大众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预防大于治疗“的正确健康观念。本次活动获得参与居民一致好评,也为中医慢病养生系列科普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开端,现场志愿者与参与活动的民众积极沟通,听取相关意见、建议。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完善科普内容,为人民群众健康,为健康中国2030添砖加瓦。

#5

重庆巫山站

爱苗护苗 守护成长

为早期识别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5月24日,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巫山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张勇主任,组织康复医技人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来到福田小学开展脊柱侧弯筛查活动。

筛查现场,医务人员通过目测法、 Adams 前屈试验、躯干旋转角测量、脊柱运动等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弯筛查。此次活动共为280余名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弯的筛查与评估。

通过此次筛查发现,约3.8%的同学存在脊柱姿势异常等问题。对此,医务人员建议有上述问题的同学,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学校应定期调整课桌椅高度和座位位置,加强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帮助青少年儿童养成保护脊柱的良好行为。

2023年5月,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火热开展,针对公众实际需求,在活动举办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办出康复医学特色活动,备受民众喜欢,满足民众对医学知识的科普需求,点亮精神火炬,提升了民众的健康管理能力。

借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志愿者总队平台,学会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康复咨询、健康管理、残疾预防等科普服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要求,以实际行动庆祝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来源: 康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