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和守护的家园,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全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长江“十年禁渔”开启了长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对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 长江生物多样性
长江作为亚洲第一大河,是地球上极其宝贵的淡水生物宝库,对于维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江流域分布的水生生物也是世界上大河流域中最多的流域之一,多达4300多种。其中鱼类有400多种,特别是长江特有的鱼类170多种,拥有我们为之骄傲的国宝级水生生物11种,如中华鲟、长江鲟等国家重点保护生物。
二、 长江流域的渔文化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支撑着长江渔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这无疑是这条宽博深邃的大河之中一朵精致美丽的浪花,以其美妙的色彩和丰姿演绎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渔文化是人类在从事与渔业、与鱼及水生物相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中国渔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渔业的渊源以及发展的历史;各个时期考古发现有关鱼类、渔船、捕捞工具、渔村遗址等等;从原始社会到现代,不同时代的各种渔业生产的渔船、渔具、渔法;各地渔村、渔民不同时代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渔村的建设和风土人情;渔民生产生活的典故、传说、故事、渔谚、书画、戏剧、渔歌等;历代文人墨客、书生雅士、达官贵人、诗人学者描写渔村、渔区、渔民的文章、书画、诗词等等;千姿百态的各种鱼类习性、典故以及历代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积累的观赏鱼文化;各种鱼类的烹饪技术以及年年有“鱼”丰富繁多的华夏饮食;渔业和海洋、湖泊、岛屿以及佛教、道教、儒家文化结合的各种故事和传说;其他各种与渔业有关的文化。
长江渔文化要追溯到最远的源头,应该是河姆渡捕鱼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的先民就在长江流域捕鱼,渔业活动与人类智慧的开启、生产工具的发明和艺术形式的创造紧密相关。生活在那里的河姆渡人在距今约6000年以前已使用木舟捕鱼,他们把渔业范围扩展到更加开阔的水域。
范蠡《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专著。越国大夫范蠡在公元前475年,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目前仍然是世界水产养殖的教科书。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鱼和水稻形成和谐共生系统和田鱼文化,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已成为青田主打旅游项目之一。稻鱼共生系统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稻鱼共生
浙江湖州南浔桑基鱼是长江太湖流域广大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洼地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经济模式,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创举,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为太湖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和谐安宁及乡村振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令全世界感到震惊。
桑基鱼塘
中国金鱼历史悠久,浸透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对世界观赏鱼养殖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开拓、启迪作用。嘉兴的宫廷金鱼文化作为世界观赏鱼业发展的先驱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国宝金鱼
长江的吃鱼文化与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更是密不可分。有了丰富的鱼资源,喜欢吃鱼的江浙人,才能把鱼做出五花八门的菜式,有糖醋、鱼羹、松鼠鱼、软兜长鱼、还有鱼圆、鱼饼、鱼片、鱼八鲜,这些都是年夜饭上的常见的美味,作为原料,“长江三鲜”刀鱼、鲥鱼和河豚,也许更是江浙人自古以来年夜饭和宴请亲朋好友必不可少的珍馐。而太湖三白——白鱼、银鱼和白虾,也是自古以来的鱼中珍品,引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称颂。
长江刀鱼 庄平提供
太湖三白
长江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
水生生物是水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指示性物种。然而,长江水生生物却面临着残酷的威胁——当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达9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物种近30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女神”白鱀豚已功能性灭绝;“淡水鱼之王”白鲟连续17年不见踪迹;国宝中华鲟野生群体的数量急剧减少,难以进行稳定自然繁殖……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衰退,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加剧,部分珍稀特有物种正在灭绝或濒临灭绝。
为更好地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农业农村部在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之后,于2021年又印发《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方案》坚持生态优先、系统保护的基本原则,以加强长江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护、修复重要水生生物关键栖息地、提高渔政执法监管能力、健全水生生物资源及栖息地监测体系、提升长江生物物种保护技术水平为重点任务,通过统筹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推进长江生态系统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实施方案》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护将取得阶段性成效,水生生物关键栖息地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资源及栖息地监测监管能力明显提升,物种保护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水生生物资源量有所增加,水生生物完整性水平稳步提高。
保护和利用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亟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既要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生命丰富多彩的万里长江,也要守护好长江的文化,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因此,把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机结合,既促进了长江生态环境改善和新兴产业发展,又能实现渔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让我们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以长江为范式,开启更加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刘雅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水产学会原秘书长助理、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
审核专家:代国庆(中国藻业协会秘书长)
编辑:武玥彤
校对:袁典(实习)
来源: 光明三农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