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犹未泯,山涧自由行。
双腿无长力,回眸问几庚。
**名 称:**金盏银盘
**拉 丁 名:**Bidens biternata
分类地位:
菊科 Asteraceae
鬼针草属Bidens
**异 名:Coreopsis biternata、Bidens robertianifolia、Bidens chinensis.
识别特征:
与其他鬼针草类主要区别:茎高达1.5米;顶生小叶有时深裂为1小裂片,侧生小叶1-2对,稍小,上部一对通常不分裂,无柄,下部一对有柄,三出复叶分裂或仅一侧具一裂片;舌状花3-5,淡黄色;瘦果长约20毫米,粗棱间具1-2条细纵棱,表面无毛,顶端刺上具3列倒刺;基部马蹄形扩展,黄色;果脐位于基端,中央横向椭圆形或钝三角形凹陷,黄色,边棱黄色光滑。
1、茎直立,略具四棱形,茎无毛或疏被卷曲柔毛,高可达1.5米。
2、一回羽状复叶,顶生小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稍密且近于均匀的锯齿,有时一侧深裂为一小裂片,两面均被柔毛,侧生小叶1-2对,近顶部的一对稍小,通常不分裂,基部下延,无柄或具短柄,下部的一对约与顶生小叶相等,具明显的柄,三出复叶状分裂或仅一侧具一裂片。
3、头状花序总苞基部有短柔毛,外层苞片8-10枚,条形,先端锐尖,背面密被短柔毛,内层苞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背面褐色,有深色纵条纹,被短柔毛。舌状花通常3-5朵,不育,舌片淡黄色,长椭圆形,先端3齿裂,有时无舌状花;盘花筒状,冠檐5齿裂。
4、瘦果长条形,扁四棱状;棕褐色;长约20毫米,宽约1毫米。表面颗粒粗糙,具4条粗大纵棱,粗棱间具1-2条细纵棱;顶端平截,具2-3条刺,如为3条,则中央一条短,位于腹侧,刺上具3列倒刺。基部马蹄形扩展,黄色。果脐位于基端,十分偏斜,中央横向椭圆形或钝三角形凹陷,黄色,边棱黄色光滑。
**国内产地:**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及河北、山西、辽宁等地。威海广布。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非洲、大洋洲均有分布。
**生境:**路边、村旁及荒地中。
**物 候 期:**花果期8-10月份。
**采集储藏:**全草入药。夏、秋间采收,晒干。
**性味归经:**性甘、淡、苦,微寒,归肝、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活血。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克,鲜用加倍。
外用:捣敷或取汁涂于患处,或煎水熏洗。
药膳两用:
1、治中暑:鲜鬼针草60-90克,水煎服,或捣烂绞汁调食盐炖温服。
2、治痔疮:鬼针草150-180克,铁棒锤1个,煎水洗患处。
3、治毒蛇咬伤:鲜鬼针草60-90克,水煎或绞汁服,另用鲜叶和鲜紫花地丁各60克捣烂敷伤处。
4、治跌打损伤:鬼针草60克,黄酒30克,水煎去渣,加入黄酒,煮开,趁温分两次服。
5、治红肿疮毒:拔脓草、鬼针草各等分,捶烂敷患处。
6、治阑尾炎:鬼针草干品5钱至1两(鲜草加倍)煎、调牛奶或蜂蜜,日一剂,一般1至2剂痊愈。
7、治急性阑尾炎(酿脓期):鬼针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千里光15克,水煎分两次服,日1剂,连服5-7日。
8、治体虚无力、肾虚腰痛、偏头痛:鬼针草60克。红枣30克,水煎去渣两次服。
复方制剂:
馥感啉口服液: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益气疏表。用于小儿气虚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禁 忌:
孕妇忌服。
忌用铜、铁器煎药。
文章来源:物种科普(微信公众号)
编辑:Tommy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