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是摇曳在大地上的星火,他们用自己的才华与汗水浇灌创新,点亮时代。以科学为线,以科普为针,他们一针一线,点缀着青年绚丽多彩的梦想,他们一缝一合,织就了首都星光璀璨的未来。从科研走向科普,院士专家经历了哪些印象深刻的心路历程?从台前到幕后,首都科学讲堂发生过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从过去到未来,首都科普事业将开创怎样的新未来?
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恰逢第29届北京科技周开幕当天,首都科学讲堂迎来了第800期特别节目。活动邀请往期主讲院士“返场”,与积极投身科普事业的科技工作者、首都科学讲堂的“铁粉”观众们,齐聚一堂,回顾首都科学讲堂的发展历程,分享各自对科普精神及科普工作意义的观点,展望首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未来。
“源”远流长
与首都科学讲堂一起前行
活动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孙丽丽,国家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全国十佳科普使者高源,中科院植物学博士、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史军以“返场嘉宾”的身份来到了现场。
“石油化工是利国利民、造福大众的产业,我们希望老百姓能够科学正确地认识它、理解它,这就离不开科普的力量,”回顾自己走上科普之路的原因,孙丽丽如是说。
在孙丽丽看来,尽管在石油炼化行业深耕多年,但在大众科普领域,自己如今还是一名“新手”。2023年,“首都科学讲堂特别节目——科学跨年之夜”是孙丽丽面向广大公众的科普首秀。不久,她又在首都科学讲堂第782期中以《绿色设计碳索未来》为题,为公众介绍了石油化工产业、“减碳”“负碳”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在海南建成了首座单系列千万吨级的炼厂。与公众普遍误解的“炼化厂=高污染”相反,因为有了高效清洁的炼化新工艺,海南依然保持着优质的生态环境。
“2018年,一只迷了路的‘鲸鱼宝宝’误入了海南炼化的码头港池,在那边玩得很开心,最后在人们的帮助下,它重新回到了大海”,谈到那只曾让公众热议的小鲸鱼,孙丽丽也颇为触动,“因为鲸鱼对水质很敏感,‘鲸鱼宝宝’能在港池里欢快畅游,这样的场面正是对我们努力的认可。”
谈及首都科普事业的未来,孙丽丽表示,科普与科研尽管有所不同,但不论从何时开始,科普永远都不算晚。“我们不仅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小朋友和大朋友,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她强调,做好首都的科普事业,未来将给各地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希望未来能给更多人提供一个传播知识的舞台,让他们将自己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掐指一算,我和首都科学讲堂已经一起走过了七个年头,”谈及自己和首都科学讲堂的缘分,高源也颇为感动。
2017年9月,高源受邀参加了首都科学讲堂世界犀牛日的直播活动,围绕“穿越史前和文明的犀牛”话题开展科普,吸引了7万余名观众在线收看。自此,高源在首都科普的舞台上开始大放异彩。在镜头后,他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凭借对博物馆和大自然的热爱,深耕自然科普讲解领域十多年;在镜头前,他是深受全年龄观众喜爱的讲述者,能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用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传递给公众。
在他看来,科普不同于科研,只有弄清“给谁讲、讲什么、怎么讲”,才能将科普做成“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的内容,真正把科普做成“老百姓喜欢的科普”。
笑称自己是“植物人”的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在2018年2月第530期首都科学讲堂中,以《吃蔬果,越吃越健康》为题,给公众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科普讲座。作为一名从小就立志成为科学家的少年,史军研究过的植物不下百种,从香椿到荷花,从豆芽到兰花,好奇心指引着他不断探索着奇妙大自然。
此次“返场”,史军分享了他对“如何讲好一个科普故事”的独到心得。在他看来,科普是为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打广告”,因此科普要讲究策略。为此,史军以兰花为例,为观众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传粉通道大小是如何影响硬叶兜兰传粉者的种类的,并结合自己的科普经历表示,“不能触及受众的内容不是好内容,不冷场是讲好科普故事的重要前提。”同时,史军还分享了自己在制作科普视频方面的心得,他表示,优秀的科普视频既要有故事也要有态度更要有美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科学的故事讲好,而听故事是人类共同的爱好。
支持相伴
与首都科学讲堂一起成长
在探索神奇世界的征途中,既有孜孜不倦的引路人,也有备受启迪的追随者,有互相勉励也有共同成长,这是一场有关科学与梦想的双向奔赴。除了“返场”的院士专家,活动当天还邀请到了几位“特殊观众”。他们深受首都科学讲堂的影响,也见证了首都科学讲堂的成长。
“讲堂打开了我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大门,是我学习科学知识的起点,也拉近了我和科学的距离,”今年12岁的周通远在现场说。
作为首都科学讲堂的“铁杆小粉丝”,他从2020年开始关注首都科学讲堂。在院士专家们的带领下,从芯片、高铁和火箭,到卫星、量子和宇宙,周通远在科学知识的世界里“上天入海”,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不仅如此,通过每一期的讲堂故事,他还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伟大精神,看到了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严谨细致、对科技工作的精益求精。
活动当天,冯燕玲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了现场。“我们是北京科学中心的常客,更是首都科学讲堂的‘铁粉’,”她坦言,最初,自己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孩子来参与讲堂,“当时觉得科学知识就比较神秘深奥,离我们生活很远,孩子们不一定能听懂,可是没想到他们听完之后都特别感兴趣。”
就这样,在首都科学讲堂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冯燕玲的孩子们对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励着他们更加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科学竞赛,如今,她的大儿子先后获得了2021年和2022年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活动的一等奖、二等奖。
“我是科学中心和首都科学讲堂的受益者,未来,我也希望能把它们介绍给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朋友和家庭来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她说。
作为从第1期一直追随到第800期的铁粉,胡轩祥是首都科学讲堂一位忠实的观众。“从2007年到2023年,我已经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青年教师,但首都科学讲堂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对它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他说。
在学习科学知识之余,胡轩祥也通过首都科学讲堂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积极参与讲堂的各种线下活动,在与院士专家的互动中,他更被他们身上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所感动。活动当天,他还带来了2009年和2022年参加讲堂活动时获得的欧阳自远院士亲笔签名的书。正如他所说,“我是追随者也是同行者,未来我也将努力成为引路者,与首都科学讲堂共同成长。”
800期,十六载。这是我们相遇的第十七个夏天,八百场经过时光雕琢的回忆在瞬间迸发,八百个点亮科学之梦的火炬将照亮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探索才从不止步。细水长流,孜孜不倦,与首都科学讲堂一起,继续创造更多首都科普新篇章吧!
来源:北京科学中心
来源: 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