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全草入药。清热、凉血、解毒。

命苦埋心里,花开满眼春。

只需君带笑,我不负凡尘。

**名称:**中华苦荬菜

**拉丁名:**Ixeris chinensis

分类地位:

菊科 Asteraceae

苦荬菜属 Ixeris

**别名:**山鸭舌草、山苦荬、黄鼠草、小苦苣、苦麻子、苦菜、中华小苦荬。

异名:

Ixeridium chinense*、Lactuca chinensis、Chondrilla chinensis、Youngia chinensis、Prenanthes chinensis、Lactuca lacerrima、Lactuca flavissima、Lactuca lacerrima f. flavissima、Ixeris chinensis var. saxatilis、Lactuca taitoensis、Paraixeris chinensis、Ixeris lacerrima、Barkhausia tenella Lactuca lacerrima var. saxatilis.*

识别特征:

1、茎直立,高可达厘米,上部茎花序状分枝。

2、贴地生基部叶片长椭圆形、倒披针形、线形或舌形,叶柄具翼,叶片不分裂亦无锯齿或边缘有齿,有时叶片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侧裂片三角形或线形,中部侧裂片最大,基部的侧裂片常为锯齿状,有时为半圆形,茎生叶不裂,耳状抱茎。

3、头状花序生茎枝顶端,舌状小花黄色,亦有白色,约25枚。

4、瘦果长椭圆形或纺锤形,稍扁,黄绿色至褐色,长约3毫米(不包括喙),宽约0.5毫米,表面具10条纵棱,棱上有瘤状小突起,上部常延伸成小刺毛,顶端收缩成长约2.5毫米的长喙,喙顶圆盘状,着生白色冠毛,基部末端具小圆筒状凹陷的果脐。

**国内产地:**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拍摄于山东威海里口山。

**国外分部:**俄罗斯、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

**生境:**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河边、岩石缝中。

**物候期:**花果期1-10月。

**采收储藏:**全草入药。春夏秋均可采收储藏。

性味归经: 苦,寒。入心、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阑尾炎、腹腔脓肿、肠炎、痢疾、盆腔炎、肺热咳嗽、肺结核、吐血,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肿痛、黄水疮、阴囊湿疹。

文章来源:物种科普(微信公众号)

编辑:Tommy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