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贵”———萱藻

两千年前,东汉时期所编著的中医巨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海藻的食用功效,可见中国沿海居民自古以来就有食用海藻的习惯。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藻养殖面积最大、养殖产量最高的国家,养殖面积超过140千公顷,年产量达到260万吨,约占世界的2/3。

实际上,我们食用消费的海藻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更多经过生物提炼技术转化成生物制剂、化工原料,具体产品涉及医疗用品、海藻化肥和饲料、海藻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和护肤美妆用品等,中国海藻产业估值已经突破500亿人民币。

中国海藻养殖种类主要有海带、紫菜、江蓠、裙带菜、羊栖菜、麒麟菜等,与自然存在的数千海藻种类相比,实现人工养殖的品种屈指可数,海藻养殖产业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

(数据源自于2020渔业统计年鉴)

萱藻,俗称“海麻线”“”、“骆驼毛”,与海带、裙带菜等同属褐藻门,是一年生广温性海藻。萱藻的生命历程由两个阶段组成,一是肉眼可见的叶状体时期,呈褐色细管状,于每年的十一月份开始生长至次年的五月份衰退,二月份是食用的最佳时期;二是丝状体和壳状体阶段,其大小不超过0.5毫米,附着于岩壁,难以发现。

(图片源自于网络)

萱藻作为一种近岸海域的大型藻类,是海洋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初级生产力,在海洋牧场物质供应、营养盐调控及海洋生物栖息场地提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萱藻富含蛋白质、岩藻多糖、类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独特的氨基酸比例造就了其味道鲜美的特点。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菌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抗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以及降血糖血脂方面富有作用。萱藻既是美味的海洋蔬菜,也是纯天然的保健品及海洋药物原料,受到中国、韩国和日本沿海居民的喜爱。做汤或以此馅料做成包子水饺,是我国北方沿海居民的佳肴。萱藻上市季节正逢春节,每公斤可达40-80元。随着渔家文化的传播,萱藻被越来越多的大众认识。

近年来,萱藻的人工繁育研究在中国广泛开展。目前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一是“孢子育苗法”,具体步骤包括:成熟管状体放散配子—丝状体—壳状体或丝状体—单室孢子囊—孢子—幼苗。该方法的优点是孢子主动附着,附着于育苗器上的孢子均匀且牢固,便利了后期育苗。

但也存在两个问题:(1)壳状体室内培养技术还未成熟,培养中易受到杂藻和细菌的影响,生产不稳定;(2)单室孢子囊诱导成熟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培养2-3个月,室内温度的控制以及冷却海水的制备,增加了育苗能耗成本。

萱藻丝状体育苗技术路线图

另外一种路线是“丝状体育苗法”,即利用丝状体细胞的发育全能性,将丝状体切碎后直接诱导成幼苗。具体步骤包括:成熟管状体放散配子—丝状体建立—丝状体扩增-丝状体发育诱导—幼苗。丝状体在室内集中扩增培养、集中发育诱导后直接附着于育苗器上进行育苗。十月底,自然海水气温开始下降,即可进行附苗。附苗前将诱导好的丝状体离解成3-5细胞碎段,均匀地喷洒于预置有育苗帘的池中,丝状体自由沉降在育苗帘上,完成采苗。

萱藻育苗和栽培图例:(a-b) 丝状体离解;(c) 丝状体喷洒和附着至网帘;(d) 室内育苗池育苗;(e-f) 丝状体成功附着至网绳,并萌发出幼苗;(g)生长出假根;(h) 海域养殖两个月,萱藻长度达到10-20 cm;(i) 萱藻生长至20-40 cm。

经过室内大概一个月时间的培养,丝状体诱导的幼苗可达0.5cm左右,其假根已经牢固附着于苗绳上,即可转移至海上,采用网帘筏式养殖。经过海上2-3个月生长,可达到30-50cm,即可进行收获。收获后的苗帘可培育一段时间,进行二次收获。目前,基于丝状体的萱藻育苗技术已经规模化试养成功,是一极具潜力的特色海藻栽培模式。

作者:罗成应(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研究生)

审核专家:张全胜(烟台大学海洋学院教授 研究生导师)

统筹:刘雅丹研究员 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编辑:武玥彤

校对:蒋睿仪(实习)

来源: 光明三农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