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入侵级别为4级,一般入侵类外来物种。对部分除草剂有抗药性,对夏收作物、果园等具有一定的危害。欧洲千里光含有生物碱,对动物和人有一定的毒性。

小草小花芽,寒风里彩霞。

若观需驻足,俯首见天涯。

**名称:**欧洲千里光

**拉丁名:**Senecio vulgaris

分类地位:

菊科 Asteraceae

千里光属 Senecio

**别名:**白顶草、欧洲狗舌草、北千里光。

识别特征:

与北千里光(Senecio dubitabilis)主要区别为花序外层苞片通常具黑色长尖头。

1、茎单生,直立,高可达45厘米,自基部或中部分枝;分枝斜升或略弯曲,被疏蛛丝状毛至无毛。

2、叶无柄,全形倒披针状匙形或长圆形,顶端钝,羽状浅裂至深裂;侧生裂片3-4对,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通常具不规则齿,下部叶基部渐狭成柄状;中部叶基部扩大且半抱茎,两面尤其下面多少被蛛丝状毛至无毛;上部叶较小,线形,具齿。

3、头状花序无舌状花,少数至多数,排列成顶生密集伞房花序,具数个线状钻形小苞片,具外层苞片7-11,线状钻形,通常具黑色长尖头,总苞片18-22,线形,上端变黑色,草质,边缘狭膜质,舌状花缺如,管状花多数,花冠黄色。

4、瘦果条形,直或稍弯,略扁,灰绿色至灰褐色,长约2.2毫米,宽约0.4毫米,顶端稍细,平截,具白色衣领状环,环内残留花柱,冠毛白色,不宿存,基端收缩,平截,果脐位于基端,圆形凹陷。

国内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湖南、湖北、重庆、上海、贵州、云南、西藏、新疆、香港、台湾。19世纪初侵入中国东北部,20世纪初在香港成为一种杂草。瘦果混在作物种子中传播,定居后产生大量瘦果,藉冠毛随风扩散。对某些除草剂有抗药性,危害夏收作物、果园、茶园和草坪,在低纬度地区还入侵山地生态系统,其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拍摄于威海里口山中。

**国外分部:**原产欧洲。现广布于欧亚、非洲北部和北美洲。

**生境:**生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农田、果园及路旁潮湿处。

**物候期:**花期4-10月,威海几乎全年。

**危害:**据田忠赛、程丹丹、徐琳、赵菁、杨晓菁、冯亮《欧洲千里光在中国入侵状况的初步调查》介绍,欧洲千里光含有生物碱,主要包括千里光碱、千里光菲灵碱、全缘千里光碱和倒千里光碱,家畜摄入欧洲千里光会引起肝中毒,牛和马摄入欧洲千里光的花、茎也会导致肝病,造成体重下降、身体虚弱甚至死亡,此外,生物碱还对人类具有肝毒性、肺毒性、遗传毒性及神经毒性的危害。

文章来源:物种科普

编辑:Tommy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