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活动是一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交通、家务、职业和休闲体力活动四大类。既往研究多数关注的是休闲体力活动对高血压的影响,对交通体力活动的研究尚不充分,且相关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此外,很大比例的中国人群很少进行休闲体力活动,交通体力活动是其更为主要的体力活动类型。近期,一项针对中国人群交通体力活动与新发高血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表在 Hypertension Research 杂志,该研究发现:交通体力活动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呈U型关联,每周最适宜的交通体力活动水平为 213-394 代谢当量-分钟。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的李瑞为第一作者,秦献辉教授和刘程章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此研究是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共纳入9350例无高血压的成年人。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体力活动信息,以活动强度(单位:代谢当量)和持续时长(单位:分钟)的乘积分别评估交通、家务、职业和休闲四类体力活动的总量(单位:代谢当量-分钟)。其中交通体力活动包括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坐机械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小汽车或出租车)。新发高血压定义为在随访过程中,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被医生诊断为高血压或接受降压治疗。

经过8年的随访,2949例参与者发生了高血压。整体上,交通体力活动独立于其他类型体力活动(家务、职业和休闲体力活动),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呈U型关联。**每周最适宜的交通体力活动水平为213-394代谢当量-分钟,交通体力活动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显著增加新发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此外,3种不同的交通体力活动-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坐机械交通工具,与新发高血压均呈现类似的U型关联。

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来自工作、生活等多重压力,很多中国人少有机会进行休闲活动锻炼,交通体力活动是其更为主要的体力活动类型。在这一背景下,该研究强调通过优化出行方式,保持适宜交通体力活动水平对高血压一级预防的重要公共卫生价值

参考文献:

Li, R., Zhang, S., Li, Q., Meng, Q., Zu, C., Zhang, Y., He, P., Liu, M., Zhou, C., Ye, Z., Wu, Q., Yang, S., Zhang, Y., Liu, C., & Qin, X. (2022). Transpor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new-onset hypertensio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 Hypertension research: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45(9), 1430–1440.

编辑:刘程章 李瑞 黄雨

审核:秦献辉

来源: 肾脏健康促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