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近段时间,网上有许多关于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报道,还有不少网友自称已经出现了“二阳”的情况。对此,不少人表示很担心,甚至有人说,新变异毒株的出现和再次感染有关。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的抗体还是否有用?针对大家的担忧,本文进行一一分析。
分析
先来说下再次感染的问题。网上提到的“二阳”并不是专业名词,是网络上对第二次感染后出现阳性的别称。再次感染是指首次感染痊愈后,又出现新发感染的情况,无论是二次、三次,还是更多次,都可以叫做再次感染。
图片来源:版权图库
事实上,再次感染或重复感染的现象在国外也是存在的,而且并不是少数。以新西兰为例,截至2022年12月12日,共有2019685例确诊病例,其中就有83875例为重复感染病例,重复感染率约为4.15%。
根据既往报道情况来看,国内感染者中也存在再次感染的情况。据张文宏医生分析称,**现阶段出现的感染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首次感染,二是既往感染者获得的免疫力在逐渐衰减后再次感染。**张文宏医生认为感染者中绝大多数仍为前者。
▶ 近期,国内新增感染者数量有增加趋势,是否与新出现的变异毒株有关?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为2661例,阳性率为1.7%。该数据较前一周(4月13日),在阳性数量和检出率方面均有所增加。同时,数据还显示被重点监测的XBB.1.16变异株,在新冠本土病例中的数量也从15例增加至42例。
这提示我们:一方面,XBB.1.16在国内已经存在,而且有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尽管XBB.1.16感染监测到的病例数略有升高,但目前其占比仍非常低,并没有形成优势传播的情况。
▶ 那么,为何近期感染者数量会有所增加?
新冠病毒始终是存在的,低频率感染也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是在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后,处于相对较低的流行状态。
**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构建的免疫屏障效果势必有所减弱。当个体再次暴露于新冠病毒的环境中,而抗体水平又不足以完全发挥保护作用时,新的感染就可能会发生。
**另一方面,**当周围感染者数量逐渐增多,人群流动性增大,以及口罩等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时,都可能会导致此前未曾感染者发生感染。
图片来源:版权图库
▶ 面对接下来的情况,我们该如何保护好自己?
**注射疫苗和加强个人防护仍能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几率。**从目前情况来看,通过感染和注射疫苗获得的抗体仍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因此,对于未曾感染或感染痊愈后,且身体和时间上都符合要求者,最好的方法是接种新冠疫苗,并根据需要接种加强针,以提升抗体水平。
同时,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合理选择佩戴口罩,降低因接触而被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出行、就医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时候。
不少人关心再次感染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担心新的变异毒株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目前,根据相关报道尚未发现类似情况。已有的数据表明,XBB.1.16的免疫逃逸能力与XBB.1.5相当,且暂无感染后导致重症入院或死亡增多的报道,也未见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疾病严重程度更高的报告,但在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等脆弱人群中,不排除因个体差异引起较重的临床表现。
有专家认为,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不用太害怕XBB.1.16,即使感染,症状相对较轻,但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还是要更加注意的。
图片来源:版权图库
结论
新冠病毒流行造成的危害远未结束,故而麻痹大意、放任自由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但过于担忧也完全没有必要。生活中,需要做的就是更多的关注相关科普内容,加强自我防护,保护更易感染者,尽量做到不被感染,如果出现发热、流涕、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一定要积极就医。
作者|张 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审核|李马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副研究员
文章由“科学辟谣”(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版权图库的图片,不授权转载。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