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蚀材料,被称为是飞行器的“保护伞”。它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让我们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一起来了解下。首先就得解释解释,究竟何为“烧蚀”。烧蚀,从字面解释:烧——加热使物体变化,蚀——损伤、亏缺。那么烧蚀就是在高温状态下物质的消耗。所以,所谓的烧蚀材料就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被消耗掉的材料。

超轻质烧蚀防热涂层材料丨图源:科技日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1

对航天器的保护作用

我们知道,火箭、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的时候,由于燃料不足以将飞行器从一个很高的速度(约 7.7km/s)降到一个很低的速度,所以只能通过地球表面稠密的大气层来减速。大气层通过摩擦“拽住”飞行器达到减速的目的,而如此高速的情况下,摩擦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使飞行器表面温度迅速升高至几千甚至上万摄氏度。如果没有保护,那么飞行器就会瞬间化作一团火焰而“灰飞烟灭”。例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的过程中,飞机的隔热瓦受损,返回途中飞机爆炸,飞机上的7人全部遇难。

天问一号着陆过程丨图源:科普中国/Kerwis团队

绝热层材料烧蚀物理模型(Tc为推进剂燃气温度,Tdf绝热层分解结束时温度, Tdi为绝热层分解起始温度,Ti为初始温度)

我们熟知的火箭表面的“保护伞”,就是烧蚀材料。烧蚀材料具有汽化热大、比热容大、绝热性好、向外界辐射热量功能强的特点。当火箭穿过大气层时,烧蚀材料会发生分解、融化、蒸发、升华等多种吸热的物理化学变化,借助材料自身的质量消耗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防止火箭在返回途中被烧毁,保证了火箭的安全着陆和宇航员们的生命安全。

图源:佚名/澎湃影像/IC photo不仅火箭外部需要用到烧蚀材料,火箭内的发动机内壁也同样需要。因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内部长时间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需要在内壁加入耐烧蚀的复合材料作为内衬绝热层,防止发动机损坏。#2

在军事领域的运用

当然,烧蚀材料不仅可以用于航天领域,还可以用于军事领域。我国的军事能力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东风系列导弹为大众所知晓,“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口号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东风系列导弹是我国的一系列近程、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17导弹丨图源:签约摄影师/IC photo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有些弹道导弹的弹道在大气层外,因此,这些导弹不可避免地要穿过大气层。而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也达到了大约10马赫(相当于当地声速的10倍,约为3 403m/s),所以在大气层中也会因为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主要是在弹头处。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导弹的弹头会遭到严重的损坏,从而影响导弹的飞行轨迹和射程。因此,在导弹弹头上也会加上高密度的烧蚀材料涂层,防止导弹弹头的损坏,使导弹能够精准地打击目标。#3

烧蚀材料的种类

烧蚀材料按照烧蚀的机理可以分为升华型、熔化型和碳化型三类。1// 升华型

升华型的材料在遇见高温时,会通过一种叫作升华(指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逆过程叫凝华)的物理变化,带着大量热量一起“远走他乡”,这样就可以使得飞行器的表面温度不会因为太高而发生事故。但是,这类升华型的材料隔热性能不好,也就是说这类材料不能很好地防止热量传导到飞行器的内部,而且这类材料的制作成本比较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多见。

干冰升华丨图源:拍信创意
2// 熔化型

熔化型的材料会在遇到高温时发生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它可以吸收大量热量,而且熔化型的材料包括石英、玻璃一类,这类材料在经过熔化之后会在飞行器的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套”——液态膜,这个“保护套”可以降低飞行器所受到的气流冲刷带来的影响。不过,这类材料有一个缺点就是不便于加工,也就很难大面积地用在飞行器表面。

玻璃熔化丨图源:拍信创意
3// 碳化型

碳化型的材料是通过高温下高分子材料发生碳化吸热,从而防止飞行器表面温度过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丨图源:陈小麦/澎湃影像/IC photo
国外关于航天器的轻质烧蚀材料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已经有了丰富的飞行经历。国外研究的材料种类多样,并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不仅可以满足多种环境下的不同需求,还可以满足各个量级的飞行器对于防热的不同需求。而从国内的角度来看,对于轻质烧蚀材料的研究还远不及国外,轻质烧蚀材料是一个值得去投入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我国烧蚀材料正处于不断摸索前进的阶段,开发出高性能水平的烧蚀材料对于增强我国航天、军事水平都有着重大意义。相信我国的科学家们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研制出性能更好的烧蚀材料,将我国的航天和军工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