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4月15~21日
✦+
+
一、恶心、呕吐
1
5-HT3受体拮抗药
第一代:包括昂丹司琼、托烷司琼等。其半衰期普遍较短,对急性呕吐(给予化疗药物后24小时之内发生)控制较好。
2
皮质类固醇
临床常用于止吐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为地塞米松。它对迟发型呕吐控制较好,且有较好的经济性,通常与5-HT3受体拮抗药等药物组成联合止吐方案,可提高对急慢性恶心、呕吐的控制率。
3
NK-1受体拮抗药
NK-l受体拮抗药通过与P物质竞争性结合P物质受体发挥止吐效应,代表药物有阿瑞匹坦、福沙匹坦等。此类药物单用效果不明显,但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和5-HT3受体拮抗药联合使用,对高致吐化疗药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呕吐有很好的效果。
4
其他止吐药
甲氧氯普胺、奥氮平、中医内服外治等。
✦+
+
二、腹泻
1
阿片受体激动剂
如洛哌丁胺(易蒙停)、苯乙哌啶(地芬诺酯)。这类药物可抑制肠蠕动,增加水、电解质吸收。
2
抗分泌制剂
如奥曲肽。这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上皮细胞,减少胰腺和消化道中许多激素的分泌,延迟肠道运送时间,促进肠道吸收及减少液体和电解质的分泌。
3
黏膜保护剂
如蒙脱石散(思密达)、硫糖铝。这类药物可保护消化道黏膜,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
✦+
+
三、便秘
1
润滑性泻药
常用的有蜂蜜、甘油、矿物油等。
2
容积性泻药
包括葡苷聚糖、甲基纤维素等,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此类药物为植物性或半合成纤维素,服用后需大量饮水。
3
渗透性泻药
包括甘露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等,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
4
刺激性泻药
包括比沙可啶、蒽醌类药物和蓖麻油等,建议短期、间断使用。此类药物可直接刺激结肠神经丛起到通便作用,起效快,适用于急性便秘。
5
微生物制剂
常用的有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和双歧三联活菌制剂等,主要用于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改善体内微生态,从而促进肠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6
灌肠药和栓剂
适用于粪便干结、粪便嵌塞患者的临时使用。
7
促胃动力药
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 5-HT4受体激动剂,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
来源: 药葫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