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有闰月的一年,一共有两个二月,今天就是闰二月初三,不少人有疑问: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年有十三个月份?一年到底有多少天?为什么会出现闰月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世界上的历法主要有三种:

(1)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为一年,年的月数、月的日数都可以人为规定;(2)阴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一月,只有年的月数可以人为规定;(3)阴阳历(农历、汉历)以月球平均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一月,通过设置闰月,使年平均天数和地球平均绕太阳一圈的时间相等。也就是说我国的农历其实是阴阳历,并不是阴历,许多人都存在着误解。那么按照阴阳历,我们是如何设置闰月的呢?

01闰月从何而来

“闰”的讲究

闰,本义是余数。是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就叫做“闰”。

闰月起源于哪个朝代?

秦代以前一些地方历法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尚书·尧典》记载“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之为“后九月”。汉武帝太初元年,将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这就是我们现代在使用的闰月置法。
02具体如何置闰

古人计算出月球平均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29.5306天,称之为朔望月,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我们熟知的365天的阳历年相差11天左右。那么三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31天,也就是大约一个月,因此每隔两到三年就要增加一个与上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增加的月就叫闰月。

置闰法的规则依据24节气来定,从立春至大寒排列,单数的叫“节令”,双数的叫“中气”。因为每两个中气之间的平均相隔会比朔望月多,久而久之,会有一个月只有节令没有中气。那么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份就被称是上一个月的“闰月”。

▲图源:摄图网

例如今年,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月份,就仅有清明这一节令,而没有中气,所以包含清明这个月就被称为“闰二月”。
可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不仅能反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还能指导农事活动。也因此将中国传统历法称作“农历”。

有学者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回溯至夏商时期,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年间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其正式纳入历法,则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颁行的《太初历》——这是二十四节气严格意义上的诞生时间。

▲截图自二十四节气网

作为一项中国原产的记历方式,二十四节气持续使用的时间已超过2100年。无需借助抽象数字,仅以气候、物候划分时间,二十四节气沿用时间之长、覆盖地域之广,在世界文明史上可谓一朵奇葩,在国际气象界,它被称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注:此文来源2016年12月1日新华社)

03特殊的“气候”迫使人们寻找季节规律

我国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尤其是在农耕文明所在的中原地区,由于春天升温快、秋天降温快,因此普遍春秋两季比较短促,冬季和夏季时间较长。此外,受我国北面西伯利亚强大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度往往比较低。与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就并非如此。

这样的气候特征曾经深深困扰了以农耕为主的先民们——一旦农作物的种植时间不合适,很可能会在早春或者晚秋的时候遭遇到冷空气侵袭,从而影响收成,有时甚至会颗粒无收。这在原本粮食产量不高的时期,无疑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图源:摄图网

特殊的气候,迫使人们去寻找季节的规律。

生物是测试季节的活仪器,通过一丝不苟的认真记录,古人发现了生物与季节之间的联系,却未必知道其中的缘由。

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曾著有《物候学》一书,他在书中解释道:植物既不能走动,而内部又无调整温度的机制,所以必须有抗御严冬的准备……而动物,尤其是种类繁多的昆虫,对于温度的高低感觉灵敏。有人曾做过试验,不用温度表,仅从蚂蚁、蟋蟀的动作,测量气温,其精密程度可到华氏表一度。

先民们既然发现了大自然万物与季节的关系,为何不直接用它们来划分季节呢?

关于这个问题,据中科院地理所的物候学者戴君虎表示,尽管物候能精确地感知温度、气候,但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年份之间波动很大。比如,日本京都樱花开放的记录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完备的,在其1100多年的记录中,最早开花期出现于1246年3月22日,而最迟开花期出现于1184年5月15日,两者相差几乎达4个节气。

所以,如果每年都按照上一年的物候来安排农事,损失就大了。因此,先民们还必须继续寻找合适的规律。

他们将目光投向夜空,那时,几乎人人都会看星星,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由看星宿的出没和位置的移动来决定的。这让明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大发感慨——记载民间诗歌的《诗经》里充斥着“七月流火”“三星在户”“龙尾伏辰”这样的天文术语,只怕都是农夫村妇的闲时之语,看来“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但如若问明代的知识分子估计会是一脸茫然以对了。

图源:摄图网

观测星宿,的确是一种好方法。今天的时间,也正是天文学家们不断用高倍望远镜来观测星星的位置加以校正的。不过,在只能用肉眼观测的时期,如果遇上连日的阴雨天气,这个方法就难免失效。那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04天文学家制定的二十四节气?

西汉时期,大汉天子刘彻采纳了太史令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下诏广泛征聘民间天文学家来京改革历法。

一位名叫“落下闳”的天文学者,标定东西各方向的准确位置,设立测时的日晷仪,明确夜间测时漏仪的刻度,同时测出天上二十八星宿之间距离,来定月初的时间和月末的时间。几年后,在实测天文数据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他提出系统的改历方案。

▲天文学者落下闳雕像 图源:南充市人民政府

与此同时,其他民间天文学家和官方天文学家共20余人也都纷纷拿出了方案,一时间莫衷一是,相持不下。经过激烈的争论,因为落下闳的历法“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大大优于其他各家,遂被采用,这便是公元前104年颁行的“太初历”。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太初历”除了将正月定为岁首的创举之外,还首次将二十四节气定入历法。

在制定历法的过程中,古人有这么一个难题:一个回归年约是365又1/4天,而12个朔望月约是355天,少10多天,所以每过3个阴历年就要差到一个月,必须插进一个额外的月——闰月来找齐。

历法是相对不变的定则,不能随意,那么到底在哪年闰?插在哪两个月之间呢?

落下闳想到了二十四节气,既然二十四节气是按太阳历的“节拍”在走,那它们当然就是检验阴历月“节拍”的最好标准。

于是,从冬至开始,落下闳按奇数依次排列,每15日左右一个中气(二十四节气中春分、谷雨等偶数项节气)或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清明等奇数项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置闰,月大30日,月小29日,这样,一年平均12个月,闰年13个月,不仅更接近回归年的数值,而且使历法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所用。

05如何测量二十四节气的时刻?

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确定每年的节气呢?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将黄道平均分成了24份,因而只要测得了其中一点,比如冬至的时刻,再从冬至这一天往下排,一年二十四节气的交节日、交节时刻就都确定了,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冬至这一刻呢,这是令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家头疼的问题。

话说南北朝时期,出了一位著名的大学者祖冲之,他用“圭表测影”的办法测算出冬至的时刻。

▲这是圭表在冬至和夏至两天的影长示意图,从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冬至这天影子最长,而到了夏至,圭表的影子则短得几乎看不见。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原理,据此定下了二十四节气当中最重要的两点—冬至和夏至。摄影/于龙

何为“圭表测影”?众所周知,冬至,对北半球来说,就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那天,人们只要测得每天中午太阳的高度角,最低的那天肯定就是冬至。可是太阳太耀眼,测起来有困难,所以人们很快就改为测中午太阳的影子,中午太阳的高度角最低,影子也就最长。

祖冲之的好办法说起来也不复杂,他把数学的比例方法巧妙地用到测影中:在冬至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天天测中午影长,因为冬至前后太阳运动是对称的,也是均匀的,所以用冬至前后测得的数据按比例逼近冬至日,最后就能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冬至时刻。

图源:百度百科

最后祖冲之公布的冬至时刻与实际时刻(现代人推算出的)只有20刻(约5小时)的误差,这在仪器、计算工具都非常简陋的古代,已是难能可贵了。

从祖冲之的妙招里,不难知道节气交接的时刻只是一瞬间,而不是我们平时想象的一天。如今,每年的节气都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算出,其公布给公众的节气时间是精确到分钟的,如果有需要,可以将这个时刻精确到秒,甚至更小的时间计量单位。

06二十四节气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06年6月,二十四节气顺理成章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