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 支修益教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全球恶性肿瘤最新流行病信息,我国2020年被确诊肺癌的患者已经超过了80万,因肺癌死亡的患者已经超过了70万。近日,《中华肿瘤杂志》公布的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也显示,肺癌仍然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数量首位,新发病例约82.81万。目前,肺癌作为一个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慢性病,已经“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随着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出现,肺癌治疗的格局出现了明显改变,患者生存时间得到大大提升,生活质量也得以改善,让肺癌有望实现慢病化管理。
诊疗新技术+治疗新药物,是肺癌定义为慢性病的关键所在
慢性病的概念是相对于急性传染病或者疾病的急性状态而言的,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表现为逐渐的或进行性的器官功能降低。肺癌作为我国定义的重大慢性病,已经纳入到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重大慢性病管理体系。
早期肺癌通常指的是按照国际TNM分期标准,处于Ⅰ期的肺癌。由于早期肺癌没有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很多患者确诊时常常是局部中晚期或晚期肺癌,失去了外科手术根治性治疗的最佳时机。通过几十年的肺癌防治科普宣传,大大提升了公众对健康体检、肺癌筛查以及早诊早治的重视与参与,胸部低剂量螺旋CT项目和血液肿瘤标志物被越来越广泛地纳入到健康体检中,提高了肺结节和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使得通过微创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后的五年生存率接近100%,十年生存率在90%以上。“一经确诊肺癌,80%是局部中晚期或晚期”的说法已不复存在,这也是将肺癌定义为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近20年来,随着抗肺癌新药的研发和临床使用,化疗药物的不断升级,以及针对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和放疗导致的毒副反应的辅助药物逐步应用,大大改善了接受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生存时间。特别是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研发上市,除了EGFR、ALK等常见突变外,肺癌的罕见靶点突变如MET、BRAF、NTRK、RET及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等的治疗药物选择日趋丰富。通过基因检测,使有相应靶点突变的肺癌患者应用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让更多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患者达到5年生存率成为可能。
近5年来,免疫治疗药物应用到了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患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体系和模式中,临床治疗方案逐步趋向精准化、多元化,也让很多晚期肺癌的患者得到了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围手术期的肺癌全过程管理模式包括了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免疫治疗、术前新辅助靶向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加免疫治疗、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大大改善了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和长期生存率,更是肺癌可以定义为慢性病的关键所在。
加强科普宣传,做到坦然说肺癌、科学治肺癌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要达到这个目标,肺癌作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排名第一位的恶性肿瘤需要重点关注,同时早期发现、精准治疗,真正提高肺癌的5年生存率,做到带癌生存,也是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肺癌诊疗新技术和治疗新药物的科普宣传。通过对能明显提高晚期肺癌治疗效果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和个体化精准治疗作科普宣传,有助提高社会公众对肺癌防治工作的认识以及肺癌早诊早治的重视,了解肺癌诊疗领域新研发的新技术和新药物,从而使医患双方站在一起,让更多的肺癌患者和家属真正做到坦然说癌,科学规范治疗肺癌。其次,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了解掌握肺癌诊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肺癌诊疗的新规范和新指南,尽可能多地实现临床治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整体而言,肺癌诊疗新技术发展很快,肺癌治疗效果进步也很快,希望通过主流媒体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最新研发上市的靶向药物及治疗效果、最新研发的微创治疗手段和技术(包括胸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系统、CT引导下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技术等)。最后,希望医保部门尽快将临床治疗明确有效、价格昂贵的新药品和新技术通过谈判机制、降低价格后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让更多的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低收入人群中的肺癌患者能用得上新药、用得起新技术,从而使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同时,临床医生通过应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可使更多的晚期肺癌患者获得更长生存,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多的临床获益。
肺癌其实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让更多的人做到坦然说肺癌、科学治肺癌;通过提高社会对肺癌诊疗新进展的科学认识,真正让社会认可肺癌作为一种慢性病,可以用慢性病的理念来管理,并营造出肺癌是一个重大慢性病、是一个生活方式疾病的舆论氛围、家庭氛围和社会氛围。
-小 结-
每年4月15—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肺癌作为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希望全社会重视肺癌的早诊早治,了解肺癌的规范化诊疗,积极参与肺癌的防、筛、诊、治、康。与此同时,面对肺癌有望成为一种与患者长期共存的疾病的现实,呼吁全社会不要对肺癌患者产生歧视。无论是在工作单位、家庭生活,还是各种社会活动中,都要重视对肺癌患者的心理呵护和关爱,让肺癌患者都正常地扮演着他们原本的社会角色,共同携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科普小贴士
虽然肺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但是由于肺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很难发现,因此高危人群还是要重视早期筛查。
哪些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1.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
2.每天吸烟超过1包以上,连续吸烟超过20年以上的人群;
3.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
4.既往有肺部疾病的人群,如得过肺结核、慢阻肺,以及其他的一些肺部慢性炎症;
5.长时间工作生活在肺癌高发地区比如石油、水泥、化工、煤炭、重金属等的人群。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