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喝一口就进急诊室?天越热这类水果更吃不得!

最近一条关于水果的微博在热搜炸开了锅:喝预开口的椰子进急诊。

点开一看,其中热评最高、引起大家恐慌的是一条「有人只喝了一口变质椰子水,最后还是去世了」的留言。

“一口倒”椰子的真相

莫慌!查询文献后,小康妹儿确实发现有一例变质椰子中毒致死的报道。但这种悲剧情况非常极端。

文献中提及的这单一案例的死因是变质椰子中蔗生节菱孢菌(Arthrinium saccharicola)产生的 3-硝基丙酸中毒(红心甘蔗中毒也是这个原因)。

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A)这种物质具有剧毒,即便是少量,也可能引发中毒反应,症状包括头晕、呕吐、抽搐、昏迷。

而且案例中致死的椰子是这样的:被削开可见椰子肉 + 餐桌室温存放 + 放了 1 个月。

十几块一盒的果切,营养科医生:真的不建议!

大家的椰子,应该还不至于这个样……

人类不仅苦开椰子久矣,也懒得削皮处理各种水果。这不,最近天气渐渐热了,预处理、鲜切的水果立刻受到热捧!

小康妹儿邀请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刘言医生来跟大家仔细扒扒普通人眼里:种类缤纷、便宜大碗的果切,有多少“惊喜”!

1

水果本身新鲜程度无法保障

刘言医生告诉小康妹儿:“由于水果已经被切好放在盒子里,大家无法看到水果原来是否新鲜。水果一旦开始腐烂,就会产生亚硝酸盐、霉菌等有害物质。食用坏掉的水果,幸运的话可能只是肠胃炎,不幸的,搞不好直接送进ICU,后悔都来不及。”

比如腐坏的甘蔗含有明确的致癌物,孕妇不小心吃了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比如发霉水果会产生“展青霉素”,这是一种影响人生育、免疫、呼吸和泌尿的3类致癌物,还会有1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

如果水果表面已发霉腐烂,建议将其整个扔掉。因为此时产生展青霉素的霉菌可能已经侵染了未霉变的那部分,只是这部分还未表现病变症状,肉眼无法识别,但是毒素已经存在,吃下去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日积月累的毒素对身体的影响,是隐蔽和不可逆的,可能会一点点要了你的命!

(素材来源于@新闻360)

2

切和储存不当还会滋生更多细菌

刘言医生提醒:“果切的制作环境、储存环境也很关键。水果作为营养密度高、糖分多的食物,一旦切开接触空气后,细菌也会以很快的速度繁殖。”

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曾做过一个实验,是不同储存环境下果切菌落总数的变化。

常温、冷藏下鲜切水果表面菌落总数变化

常温条件下切好的水果放置3小时后,其菌落总数超过1000 CFU/g。而冷藏条件下即便24小时其菌落总数也不超过1000 CFU/g。低温明显抑制了细菌繁殖速度。

4小时后,常温保存下的水果拼盘中细菌的繁殖速度大幅上升,8小时达到8000CFU/g,24小时后,竟然达到了640000CFU/g。

赶紧回忆一下,你买过的水果店有多少是规规矩矩地把果切放进冰柜冷藏保鲜的?

想象从切开到外卖到你手上

如果再放个半小时再吃

很可能细菌已经开始“四世同堂了”

水果最新鲜、营养的食用方式是?

有网友总结,水果的新鲜度:整果>果切>水果捞>果茶>果汁

在刘言医生看来,确实,整果现切即食是最好的食用方式。

如今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会追求“省事”两个字,于是水果干和果汁这类食品就作为水果的代替物被很多人选择。

果干

摄入水分减少,且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及一些抗氧化物质都会大量损失。

蜜饯类干制水果制品,除了水果本身的糖分外,还含有大量的添加糖,有些还有额外增加的钠,所以要少吃或不吃“伪果干”。

果汁

会让水果中的重要营养物质—膳食纤维、钙、镁、钾等矿物质留在果渣中被我们丢弃。

而榨成汁后留在果汁中的维生素C及抗氧化物质也大大提高了被氧、光、热氧化的机率,更容易被氧化而损失。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2岁以上健康人群最好一天食用200~350克新鲜水果,不要以果汁替代水果,除非是体弱年迈人群,和胃肠消化功能较弱、或暂时性进食障碍者。

对于儿童,要鼓励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吃新鲜水果不但能吸收更全面的营养,而且有助于锻炼咬肌,还有利于牙齿的健康,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饮食习惯。

**!**特别提示

因为果干和果汁中促进健康的营养素会损失而糖含量增加,所以非常不适合肥胖、超重、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人群食用。

参考文献

[1] Birkelund T, Johansen R F, Illum D G, et al. Fatal 3-nitropropionic acid poisoning after consuming coconut water[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21, 27(1): 278.[2] 付云,邵国健,张鹏.湖州地区市售甘蔗中3-硝基丙酸污染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1):161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