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保你平安》中有一句台词:“当你张嘴说一个女人是小姐的时候,不管她是不是,她都已经是了。”

电影中所说的这种恶意造谣的现象,**在如今互联网极为普及和发达的时代一直都在发生,**例如近日网传中电科加班事件系谣言,聊天记录系捏造;备受关注的某大学生对女同学恶意P图造谣,而被学校通报并开除学籍的事件;去年一位 95 后女生因染粉头发而被造谣学历作假、生活不正经……

01

谣言只是一句话

却要用一生来治愈

造谣可谓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凶器,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广泛传播后,受害者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来辟谣维权,还会对受害者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甚至要通过以后的一生来治愈。

他们会感到愤怒、伤心、抑郁,还有部分的人会经历恐惧和无助的感觉,还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包括注意力无法集中、对很多事情都失去兴趣,甚至会觉得生活没意思,有轻生的念头。

由于谣言往往会给受害者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受害者担心自己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不可逆的伤害,同时又很难确定有哪些人看到了这些不实信息,引起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这些负面的情绪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很有可能会让受害者患上睡眠障碍、焦虑症或抑郁症,还会形成自卑、内向、神经质的性格倾向。

正是因为谣言有这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都在提倡“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但是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轻信了谣言,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从谣言的特征,以及人们的认知心理特点,来讲讲如何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02

避免先入为主

保持质疑

谣言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其中的**虚假信息缺乏证据支持或者来源不可查,**往往只是一些未经证实的说法或猜测。所以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到一些不确定的信息时,第一反应是质疑并查究其来源和证据,确认这些信息是否只是一些未经证实的猜测。

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个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我们身处在大量信息的网络漩涡中,我们对信息的处理往往都是在一瞬间的,**亦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直觉”或“先入为主”,**这就很容易造成我们在质疑之前就已经轻信了这些不实信息。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和波斯曼早在 1947 年就提出了经典的谣言传播公式:谣言强度=当下情境的模糊性×对个体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身处**模糊、缺乏控制感的情境下,**谣言相关的主题对于个体来说很重要,**谣言就很容易被相信并传播。**例如在疫情时期,盐水漱口和服用益生菌、抗生素等措施能预防感染的谣言容易被广泛传播,校园安全相关的谣言比较容易被父母群体相信,酸性食物致癌、小苏打治疗癌症等疾病相关谣言容易被中老年人这些注重健康的人相信。所以,越是危急的时刻,越是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就越是要保持质疑。

03

保持理性

掌控自己的焦虑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如果谣言内容涉及很多的负面情绪,其煽动性和传播性会更强。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涉及死亡焦虑的健康类谣言在微信谣言中占比最高,诱发了生理厌恶的谣言更容易传播、引发厌恶和愤怒情绪的视频也更容易被传播。

这是因为负性情绪刺激与人类生存和安全等最基本的需求紧密相关,更容易吸引注意力,同时引发焦虑,而当处在焦虑状态下时,人们由于缺乏控制感,导致理性思考相对于感性会变得更加薄弱。

所以,为了能够对未经证实的信息保持质疑的态度,一方面要**尤其警惕在发生重大公共事件的时期,往往容易滋生真假难辨的谣言,另一方面还需要警惕这些信息是否在试图引发自己的负面情绪,**避免自己的理性被焦虑所埋没。

04

保持客观

减少偏差

相信很多人都玩过一个团体游戏,叫做传话游戏,几个人排成一队,当第一个人接收到一条信息后,再往第二个人处传递,直到传达给最后一个人,最后对比原话和最终传达的信息,会发现其中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这是因为从人们在信息处理的认知特征共性上来看,我们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面对新信息时,我们会更多地关注到其中重要的、突显的、感兴趣的信息,再加上很多无关信息的干扰,就会造成我们在信息加工及传播过程中的细节损耗,**进而造成偏差,形成不实信息。

研究发现,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约有70%的细节被丢失。同时由于**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会有自己的关注点和理解,所以一些特定的细节就会被选择性地传播,一些看起来相似的信息会被同化。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信息传播的偏差不一定是传播者有意造成的,这就像传话游戏一样,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和局限性,**从而导致在转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产生信息的损耗和误解。

所以,在转述信息时,我们应该要尽量保证客观和全面,即使做不到这样,也可以在转述的时候尽量对此做出详细的说明来提醒听众。

05

独立思考

避免跑偏

从社会群体的角度上来看,一些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也会导致信息产生偏差,从而助长谣言的传播。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羊群效应”,也被称为是“从众效应”。**指的是人们由于现实或现象的群体压力,其行为向多数人一致的方向趋同。羊群效应被认为是随着人们社会性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本性,人们很容易在无意间变得从众。

**另外就是“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心理学中往往认为刻板印象也是人们用来快速了解新事物的方式。由于人们在面对新信息时,会利用内部价值观图式来选择、解释和重建信息,刻板印象就是其中一种图式,当新信息与刻板印象不一致时,人们比较容易相信与自己内在信念和刻板印象等图式一致的信息,有时候还会据此重新解释信息,从而使得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偏差。

因此,即使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我们,在人群之中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被固有的倾向所带偏。

参考文献:

[1] 彭晓哲,崔芳,焦璨 & 李红.(2018).谣言传播的情境、内容、传播者与受众特征及相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心理科学(04),916-921.

[2] 赵娜,李永鑫 & 张建新.(2013).谣言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动机机制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04),965-970.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13.04.015.

[3] 李琪.(2021).科学谣言网络传播的情感驱动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

[4] DiFonzo, N. (2010). Ferreting facts or fashioning fallacies? Factors in rumor accuracy.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4(11), 1124-1137.

[5] Allport, G. W., & Postman, L. (1947). The psychology of rumor.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出品|科普中国作者|ACC心理科普 科普作者审核|唐义诚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

来源: 科普中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