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形射击火器,是中国古代用竹、纸、铜或铁做枪筒发射火药的武器。最初将火药筒绑在长柄格斗兵器——长枪头部(上图),临阵时,先喷射火药,杀伤敌军,然后持枪格斗。后来逐渐以竹材和铜铁做枪筒或炮筒,利用火药发射弹丸,以杀伤敌军。

见诸史籍的火枪最早有南宋间发明的长竹竿火枪、飞火枪。例如,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陈规守德安府(今湖北安陆)时,组织长竹竿火枪队,焚毁敌军攻城天桥。《宋史·陈规传》记载:“会濠桥陷,规以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出,焚天桥,以火牛助之,须臾皆尽,横拔砦去。”
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金军在守开封时发明喷射火器——飞火枪,即在枪首绑一个火药筒,遇敌时先燃放火药筒,喷射火焰,烧伤敌人,然后持枪格斗。《金史·蒲察官奴传》记载:“枪制,以敕黄纸十六重为筒,长二尺许,实以柳炭、铁滓、磁末、硫黄、砒霜之属,以绳系枪端。军士各悬小铁罐藏火,临阵烧之,焰出枪前丈余,药尽而筒不损。”
南宋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突火枪是开庆元年(1259年)在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制造的竹管射击火器,用巨竹作发射管,用火药发射弹丸。据《宋史·兵志》记载:“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突火枪已经具备了管形射击火器的三个基本要素——身管、火药和弹丸,堪称世界枪炮的始祖。
元代创制了金属管形射击火器——铜火铳。铜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药室装火药,上方有火门,前膛装霰弹。发射时,用火绳从火门点燃火药,射出霰弹。
内蒙古蒙元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大德二年(1298年)盏口铳,比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元至顺三年(1332年)盏口镜还早34年,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火铳。铳体全长34.7厘米,口外径10.2厘米,内径9.2厘米,膛深27厘米。铳身竖刻两行八思巴字铭文,释义即“大德二年于迭额列数整八十”。

| 碗口铳

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元至顺火铳,全长35.3厘米,口径10.5厘米,尾底口径7.7厘米,重6.94公斤,铳身刻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等字。

另收藏于军事博物馆的元至正铳,全长43.5厘米,口径3厘米,重4.75公斤,铳身自铳口至尾端共有6道箍。铳身前部刻有“射穿百扎,声动九天”八字,中部刻有“神飞”二字,尾部刻有“至正辛卯”(即至正十一年,1351年)和“天山”六字。
除了有铭文记载的元代火铳实物,还出土了无铭文的元代火铳实物。例如,1970年,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半拉城子出土一件铜手铳,简称阿城铳,铳身全长34厘米,铳膛长17.5厘米,口径2.6厘米,重3.55公斤,大致为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的制品。

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原黑城公社出土一件铜手铳,简称黑城铳,铳身全长29.5厘米,铳膛长17.5厘米,药室长4厘米,口径2.5厘米,重2.3公斤,大约制于14世纪初。

1974年,在西安东关景龙池巷南口外出土一件铜手铳,简称西安铳,铳身全长26.5厘米,铳膛长14厘米,口径2.3厘米,重1.78公斤,大约制于14世纪初。
与南宋竹制火枪相比,元代铜火铳具有使用寿命长、射击速度快、作战威力大等优点,且开始使用铁弹丸,弹道性能更好,杀伤力更大。铜火铳的发明,是兵器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变革。

明初设宝源局和军器局,兼造火铳。洪武二十年(1395年),设兵仗局,专门制造各种火铳。《大明会典》卷一九三《工部十三火器》记载:“凡火器成造,永乐元年奏准,铳炮用熟铜或生熟铜,相兼铸造。弘治九年,令造铜手铳重五六斤至十斤。”弘治元年(1488年)以前,军器鞍辔局每三年要造碗口铜铳3000门、手把铜镜3000把、铳箭头9万个、信炮3000门;兵仗局每三年要造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夺门将军、神铳、斩马铳、手把铜铳、手把铁铳、碗口铳、盏口铳等火器若干。
明永乐七八年间(1409-1410年),明成祖朱棣下令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全部使用火器的部队——神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5军,装备神枪、快枪、单眼铳、手把铳、盏口炮、碗口炮、将军炮、单飞神火箭、神机箭等火器。明成祖多次率兵远征漠北,每以神机营为先锋,凭借火力优势,大量杀伤敌军。

明代铜手铳(上图),制作精良,口径减小,身管加长,且铸造时,自药室至铳口壁厚逐渐递减,提高了射程;火门铸有长方形槽,上面装有防护盖,在风雨中也能引燃射击。

多眼铳是明嘉靖年间发明的多管手铳(上图)。用铜或铁铸造铳管,铸有3~10个眼,多管合铸一体,铳管外有多道强箍,尾部装木柄。每个铳管各有一个火门,可连续点火发射。多眼铳克服了单管手铳的缺陷,提高了射速。

明洪武时开始铸造铁管长筒火炮。例如,山西省博物馆收藏三门洪武十年(1377年)铸造的铁火炮,火炮口径21厘米,全长100厘米,口径大,身管短,管壁厚,属于前装臼炮。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大型铁铸火炮。

与铜炮相比,铁炮身管加长,口径加大,管壁加厚,管外铸有多道环箍,增加了火炮的强度,且两侧铸有炮耳,可调整射击角度。万历年间铸造的铁炮身管细长,长度与直径的比值明显增大,进一步提高了射程。未完待续

| 编辑节选自《中国三十大发明》,华觉明 冯立昇 主编,游战洪 作。本文谢绝转载。文章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来源: 科普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