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秦亚龙(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我们生存的星球上,有太多太多的奥秘还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五千年华夏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数不清的神奇植物,如随歌起舞的舞草(跳舞草)Codoriocalyx motorius (Houttuyn) H. Ohashi,或是家喻户晓野草艾(艾蒿)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亦或是世界最毒植物见血封喉(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 Lesch.……

这些神奇的植物中蕴含着无穷的植物科学知识,如何从科学的角度阐释这些神奇的植物现象和功能,才是我们认知植物价值的关键。

图1:舞草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2:艾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3:见血封喉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今天,我们来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孟的故乡,一起看看这里的神奇植物。山东济宁享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曲阜“三孔”的孔庙、孔府和孔林,邹城“三孟”的孟庙、孟府和孟林,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保留着大量的文物珍藏,还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在这里见证着历史,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见证植物的神奇。

图4:槐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古柏抱槐,树杈里长出新树

在孟庙知言门外,沿墙植有桧柏,几十棵古桧柏一字排开,青葱茂密,颇为壮观。在这些桧柏中,有一棵树干粗壮而中空,树干顶端有分叉。或许是风的撮合,将一粒槐树的种子带进了古柏的心房(树洞),自此,古柏为槐树遮风挡雨,提供养分和水分。最终,经过几十年的呵护,槐树已耸入高空,与古柏相抱,如情侣般相互依偎。

然而孟庙里的柏抱槐并不是天字号独一档,在渭南潜龙寺和临汾的尧庙等都有柏抱槐的神奇现象,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还有很多神奇的现象等着我们去探索。

图5:枸杞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桧寓枸杞,桧柏树上生枸杞

在孟庙寝殿前露台之上,有一株近千年古桧柏,奇特的是,在其主干离地约两米处的鸟洞中长出了一丛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每年枸杞成熟时,在粗壮的桧柏树干上,枸杞的碧叶和红果随风摇曳,吸引大量游客驻足观看。据《三迁志》记载,这株桧柏是北宋宣和年间所植,现依然青翠蓊郁,其树顶的干枝造型为颇似“鹿回头”,也是一景。

至于桧柏树干上为何会长出枸杞,这要从它树上的鸟洞说起。桧柏树上不知什么原因,竟有一洞,鸟儿来此筑巢生活,或是在枸杞成熟的季节,生活在树洞的鸟儿取食枸杞后,未消化的种子通过粪便排在鸟洞中,再加上树洞中常年有落叶和尘土积累,可以满足枸杞生根发芽之所需,当枸杞幼苗从树洞中探出头,也可通过自身光合作用获取养分,正常开花结果,这才最终有了参天大树配红果的美好场景。

在自然界中,大乔木树干、树杈和树洞中生长着其他植物较为常见,尤其是南部热带地区,在高大的树木上百花相依而生,形成空中花园的景观。

图6:玉兰树洞里盛开的犁头草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7:树上生长的鹿角蕨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8:树上生长的石斛和鹿角蕨等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悬空而生,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

二千多年来,孟母教子的故事“孟母三迁”和“断机救子”妇孺皆知。汉·刘向在《孟母颂》称赞:“孟子之母,教化别分。处子择义,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

在孟母林祭祀孟母的南殿旁,植有多棵桧柏,这些古柏树根部裸露在地表之上,盘根错节,悬空而立,故名“悬空树”。虽然古柏树根部呈镂空状,但树干依旧高松苍劲,甚是独特。

这种奇景是如何实现的呢?原来,桧柏作为直根系植物,主根发达粗壮,向地下生长。古柏常年来受风雨剥蚀,使得古柏地表根系裸露出来。虽然主根及多个侧根裸露在外,但仍能保证柏树屹立不倒、枝繁叶茂。

图9:先师手植桧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老桧新生,千年古桧浴火重生

在孔庙大成门内东侧,有一棵桧柏较为瘦小,旁有石碑,碑上刻着“先师手植桧”。相传这棵桧柏是孔老夫子亲手植下的,原本共有3株,后遭遇兵火,三株桧树无一幸存。公元1294年,废墟上新长出了一株桧苗,后移至此处。1499年又因火烧仅存枯干。1724年,枯干再次遭火烧仅存树桩。清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由树桩处发出新枝,至今已近300年。

明清散文作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在“孔庙桧”中记载,该桧柏是孔子生前亲手种植。截至第一次被烧毁,这棵桧柏已经历几百年的生长,虽然地上部分已经死掉,然而它的地下根系已非常庞大,滋生出大量新的副根,这也是为什么历经火烧,千年古桧仍可以萌发新芽,浴火重生。

图10:银杏雄花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11:银杏雌花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12:银杏果实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藤系银杏,为何称为公孙树?

银杏Ginkgo biloba L.,银杏科银杏属乔木,高可达40米,是我国特产的中生代孑遗稀有树种,素有“活化石”之称。银杏树形优美,春季绿意盎然,秋季满树黄色,是优良的庭园和行道树,它的果实和叶子还含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又因银杏树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播种到大量挂果要经历四十余年风雨历程,因此银杏又称“公孙树”,意为“公公种树,孙子得果”。

图13:紫藤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在孟庙致严堂前的东西两侧,有两株参天而立的古老银杏树,在右侧的银杏树基部,一株百年紫藤缠绕而生,称之为“藤系银杏”。当我们走近这两棵大树,你会发现,只有一棵银杏树硕果累累,而另一棵却是颗粒无收,这是因为银杏也分雌雄。

自然界中的植物分为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雌雄同株是指一株植物的花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雌雄异株是指雌花和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银杏就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银杏雄球花为葇荑花序,负责传粉而不结果;雌株银杏雌球花具长梗,梗顶端常分两叉,秋季长成两颗白果,有时其中一颗白果会败育,将营养全部留给另一颗果实。

洞槐望月,古槐如何屹立千年?

在孟庙焚帛池院的西垣墙上,有一株千年古槐,由于岁月的磨砺,树中下部劈裂,在其主干上部,形成一个中空的圆洞,每当明月升起,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洞映射在大地,颇为古雅奇趣,此时此刻,人们也可站立在树下,透过树洞望向天上的明月,称之为“洞槐望月”。

洞槐望月之古槐,为豆科槐属乔木,学名为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 (L.) Schott,与洋槐相对也称为国槐。该槐树植于唐代,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在雷电、大风、大雪等因素的影响下,造成槐树歪倒劈裂,从而形成树洞。

然而,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和无机盐主要靠茎的木质部运输,而韧皮部运输有机物,古槐虽出现大洞,但其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并未中断,且韧皮部提供坚强的支撑,再加上人们历代守护,所以古槐可以屹立千年而不倒。

图14:酸枣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乡野酸枣,为何长成大树模样?

在孔府后堂楼的后五间北侧,有一株高大的酸枣树。据说孔府这株酸枣树是在500年前孔府衍圣公的夫人小组们爱吃酸枣,为了方便摘吃就把酸枣树移植在孔府后堂楼后边的,现如今,当年的酸枣树仅剩这一株,或是由于人们历代悉心照料,如今已长成大树。

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w.,鼠李科枣属植物,本种常见为灌木状。我国自古在多个省份都有酸枣分布,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是否可以长成大树,与其所在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野外常见的酸枣树,或是因为生长环境恶劣,或是因为人为砍伐或品种不同,大多呈现的都是灌木状,很少能长成乔木。

图15:子贡手植楷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子贡楷树,历经百年而不腐

在孔林大量的古树名木中,有一棵楷树颇为特别。仅存的树桩被亭子保护,亭前树碑,上书“子贡手植楷”。据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各移四方奇木来植,子贡从外地将这一楷树苗移植到其师墓旁。孔子众弟子们守墓3年,但只有子贡守墓6年。”在清代康熙年间遭遇雷火,仅存枯干。

图16:黄连木(楷树)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楷树,实则为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树干疏而不屈,刚直挺拔,自古是尊师重教的象征。黄连木高可以达到20余米,生长较慢,寿命可长达几百年。因此其木材坚硬致密,不易开裂,自身就比较耐腐蚀。

孔林中的“子贡手植楷”,或因遭遇雷火的原因,表皮又形成了一层碳化,使其更耐腐蚀。后人将枯干的树桩上盖起了一座灰瓦攒尖顶的方亭,名日“楷亭”,亭内立“楷图碑”。有了亭子的保护,树桩免受风霜,因此也进一步保证楷树百年不腐。

在楷亭一侧,还立有诗碑,清初诗人施闰章所作:“不辨何年植,残碑留至今。共看独树影,犹见古人心。阅历风霜尽,苍茫天地阴。经过筑室处,千载一沾襟。”

结语

孔孟故里的神奇植物,历经风雨,和儒家文化一起传承至今。相信通过本文,既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份当地旅游的打卡点参照,也可以让大家真正地认识这些植物,了解它们背后蕴含的文化和知识。

编辑:孙晨宇

(注:文中拉丁文部分应为斜体。)

来源: 中国科普博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