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历代以来,盐都是作为国家战略物质被最高统治者严格控制,甚至到了供需过剩的当代,盐仍然实行国家专卖。

在维系人类生存的诸多物质中,我们对盐是有崇拜和畏惧心态的,近几年来屡次发生的全国性抢盐事件便是证明,我们似乎很担心失去它,或者得不到它。

不仅如此,形盐还是历代国家礼仪的象征,是国家祭祀的重要用品,这样的习俗一直沿袭到清代。

其实,中国是一个不太缺盐的国度。东部有海盐、中部有井盐、西部有湖盐,因盐而兴的城镇贯穿东西南北,如江苏的盐城、四川的自贡、山西的运城、西藏的盐井、新疆的盐湖等。据说仅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便足够我国十三亿人口食用四千多年。

01早期人类是如何获取盐的?

盐是存在于大自然的一种矿物质,“天生曰卤,人生曰盐”。人类并不创造盐,而只是发现和利用它。人类从何时开始发现并食用这种“有益健康的结晶体”的呢?据研究表明,早期的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狩猎生活,其生命所需的盐分,都是从动物体内摄取。那么与人类细胞组织没有太大差异的动物又是如何获取盐分的呢?

有研究者在北美洲的一张古老交通图上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张交通的道路形迹古怪,明显是由自然而然的羊肠小道扩展形成,这些道路都不约而同地经过一些含盐的岩层或者含有卤水的水泉,于是他们猜想这些道路更早时,是动物获取盐分的路线。

这是大自然赋予动物的本能,他们总是能在自然界中寻找到它们所需要的东西。人类走出森林,以谷物为食后,生理所需的盐分便无法全部从动物体内摄取,因此也加入了找盐的行列。而早期人类寻找盐的最初方式便是跟随动物的脚印,那些不断重复的脚印往往通往盐矿。

▲自贡盐场一直流传着牧羊女循羊道而发现盐泉的故事。图片/源自网络

02焚木取盐

比起人类来,野生动物与大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但人类与动物最大的不同便是从来不会甘心于被自然左右。当添食不能满足需要时,他们想到了自己生产盐。

生活在热带雨林的玛雅人,很早就掌握了从植物中提取盐。他们将特定种类的棕榈叶和绿草加焚烧,将灰烬浸泡在水中,蒸发成盐。在《晋书·东夷传》中也有记古代东北肃慎氏无盐,“烧木作灰,取汁而食之” 的记载。

即便是到了明代,居住在广西少数民族无盐可食时,还会像玛雅人一样“焚木取盐”,《粤西诗载》中便有“山深路远不通盐,蕉叶烧灰把菜腌”的诗句。这种独特的取盐方式,甚至还影响到了池盐的开采。《华阳国志》中记载“越隽笮夷有盐池,积薪以池水灌而后焚之成食”,这恐怕是最古老的卤盐提取工艺。

▲相传玛雅人最早从植物中提取盐。图片/源自网络

03煮海为盐

生活与海边的先民要比深居内陆好许多,因为大海中有取之不竭的盐。

《说文解字》中便有“古者夙沙初鬻海盐”的记载。相传夙沙生活于神农氏时代,他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部落,在古籍中有不同记载。海盐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盐类。

煮海为盐,其实并非真的煮煎海水而盐,因为海水中的盐浓度较低,要使之饱和结晶需要耗费大量燃料,并不经济。古人采用先制卤,再煮盐的方法获取食盐。他们将易于吸卤的细沙铺于地面,浇以海水,籍以太阳将水分蒸了,使卤质浓缩于内。然后,再将吸满卤质的砂置于坑中,以海水浇灌,成为浓卤。最后方把卤水置于锅中,火煮成盐。在沿海盐场,皆以夙沙为海盐的发明者和创始人。

▲学者冯雁军在其《盐渎》一书中介绍“夙沙煮海”。图片/源自网络

04煮水取盐

从盐碱地中取土煮盐,也是古代获取食盐的常用方式。

《后汉书·西南夷传》中记载,汶山(今四川阿坝州茂县、汶川县一带)“地有咸土,煮以为盐,麝羊牛马食之皆肥”。而岩盐的利有在《水经注》中早有记载“朐忍县(今重庆云阳县)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煮之,水竭成盐。”这是岩盐开采最可靠的记录。

▲古人煮水为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05凿井取卤

井盐的发现与利用最初源于对盐泉的认识。在许多井盐产地,多流传“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牧羊女发现盐泉”等故事。如四川的盐源井盐,便相传为牧羊女为发现,并把这个牧羊女奉为“盐神”,尊称为“开山姥姥”。而自贡盐场,则相传为一个叫梅泽的猎人,逐白鹿以得盐泉。梅泽后来被奉为“井神”。

四川是井盐最早出现的地区。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在治水的同时,便开始了盐卤的勘察,并凿井取卤煮盐。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因此,广都盐井被认为是我国第一口盐井。

▲古籍中的开井与煮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06咬文嚼“盐”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我国文字源于早期图画形式演变而来的象形文字,字形本身便包含着古人对天地事物的理解。

据说最初造“鹽” 字是仓颉,它起始于黄帝时代,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仓颉结合宿沙氏煮盐经过及身为炎帝之臣等多重含义,就造出了“鹽”字。古字盐字由“臣”、“人”、“卤”、“皿”四个部分组成。“臣”代表宿沙氏作为炎帝的大臣的身份;“人”、“卤”代表盐是由人煮卤而成。“皿”则说明煮盐所使用的器具。由四个字组合起来的“盐”字,倘若换成今天的语言,则可表述为“由国家组织,人们利用工具煮卤成盐”。造字过程,便已将盐的前因后果及专营特点表达得无可挑剔,古代制盐的场境也几乎呼之欲出。中国古代文字包含的强大信息与特点魅力,在这个“盐”字上便已淋漓尽致。

▲中国古文字中的盐及西文中的盐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盐的最早解释,出现于许慎的《说文》中,“盐,咸也,从卤咸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释为:“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意思是说:盐就是卤,自然形成的称为“卤”,经过人力加工的就称为“盐”。

现代各种辞书,对盐之注释,《辞源》为:“食品中咸味之原料。”《辞海》与《中文大辞典》均释为:“咸也。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按盐色灰白,味咸,因常供食用,故亦特称食盐。”

而英国人李约瑟则对 “卤”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中认为“卤”字是盐池晒盐的“鸟瞰图”。

▲海南东方市四更盐田。摄影/杨建

来源: 侠客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