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耿。喝水喝得好,还能抗衰老。

今年一月在柳叶刀子刊上,奥迈德森发表了一篇经过25年随访的研究——喝水充足可使人体患慢性病风险更低、寿命更长。中国有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将水篇列为全书之首。水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成分,体重的60~70%都是水,除此之外水还具备参与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生理功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中显示:9成被调查者每日饮水量不足,65.9%的人直到了渴了才喝水,定时定量规律饮水的只占4.7%。果然最简单的事情最容易被忽略,水作为生命之源、无价之宝,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值得高度重视。

研究中也明确表示:饮水量不足是加速衰老的危险因素,并且会导致罹患慢性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增加。该研究对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的数据进行了队列分析,共纳入了11,255名年龄在45~66岁的受试者,进行了25年随访,探究了饮水是否充足与各种健康指标之间的联系。其中研究者将血清钠水平作为水分是否充足的标准,水分摄入越少该指标越高。根据年龄相关性生物标志计算了生物学年龄用来评估衰老的相对速度,并评估了慢性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研究发现,血清钠含量超过140毫摩尔每升时,全因死亡率会显著增加,而且受试者的慢性病发病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那么饮水不足是否会增加受试者罹患慢性疾病的几率呢?为了查明该问题,研究者进一步评估了5168名年龄在70~90岁之间的受试者的慢性病情况,所涉及的慢性病主要包括心力衰竭、痴呆、慢性肺病和中风。除此之外,糖尿病和心房颤动等也囊括其中。实验证据表明,血清钠含量导致的低水核作用会引发动物和人类细胞的衰老现象,导致机体各种促炎活性和DNA损伤,也就会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血清钠含量与死亡率和慢性疾病发生率的关联为研究者的猜想提供了初步支持。生物学年龄是测量衰老素的一种新兴的方法,为了直接评估血清钠与衰老过程的关系,研究者又进一步进行了研究他们根据年龄相关生物标志物,估计了受试者的生物学年龄。与假设一致的是,生物学年龄大于实际年龄的人整体健康情况更差,具体表现在与对照组相比,过早死亡风险率高出59%,患慢性病的风险也高出44%。

就像适当的营养和定期锻炼被认为是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样,持续和良好的饮水,也就是保证体内血清的钠的合理含量也会对人体产生重要影响。再根据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等进行调整的回归分析中,血钠含量超过142毫摩尔每升的受试者,生物学年龄大于实际年龄的几率增加了约10%~15%。而血钠含量,超过144毫摩尔每升时,该几率将增加约50%。果然人体是水做的,喝水少容易衰老的论调并不是空穴来风。

综上所述合理充足的饮水习惯是人体的保护伞,可抗衰老保健康。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减缓衰老过程和延长健康寿命,有可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其获益程度远远大于治愈任何一种疾病。

既然喝水这么重要,那么喝的是越多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2022年11月24日,我国和来自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公布了关于每日饮水量的最新研究,该研究以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相关的人类身体水循环变化为题,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在该研究中,通过研究者对于23个国家的来自不同环境和生活条件的5604名不同年龄的受试者的研究发现,对于20多岁的男性,每日平均饮水量在1.5~1.8升,也就是6~7杯,而对于相同年龄的女性而言,每日饮水量在1.3~1.4升,也就是5倍半水就够了。根据研究得出的饮水公式也进一步说明了流传甚广的,每天8杯水——约2升,的推荐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太高了。不过受体型、气候、年龄、体力、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的需水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每天的推荐饮水量也是因人而异的。最后特别提示,除以上所提到的喝水的益处外,饮水充足还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补充水分、维持体温正常、促进炎症消散等等,因此更要注意饮水充足。

谢谢大家阅读本文。认知基因,精彩人生。关注基因梗,了解让你的生活更精彩的基因知识。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扶持作品

团队/作者名称:田埂

审核:陶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