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4666.6平方公里的达里诺尔流域,东临贡格尔草原,南依浑善达克沙地疏林,西接熔岩火山台地,北靠砧子山岩画,“三湖四河两山一沙一草原”的地貌类型构成了独特、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富集,其主要湖泊达里湖素有“天鹅湖”“百鸟乐园”“草原明珠”的美誉。
“砧子山望海,曼陀山听涛,南河口观鸟,北河口撒网。”是达里湖的四件美事儿,而尤以观鸟令热爱自然的人们乐此不疲。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土作家天热通过长时间、近距离对各种鸟类的观察,通过搜集史料记载和文学描述,掌握了大量素材后进行创作,累积成篇,原创了科普系列散文集《达里诺尔野鸟》奉献给读者。《达里诺尔野鸟》用文学的笔触真实、细腻地描写了鸟的生活习性和成长环境,它让人们走进了鸟的世界,与鸟为邻做好朋友,进而达到科学普及、爱鸟、爱自然的目的。
《山海经》记载:“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说“蛮蛮”这种鸟雄雌鸟各有一目、一翅、一足,只有雄雌鸟相抱才能共同行动。张华《博物志》:“南方有比翼鸟,飞止饮啄,不相分离——死而复生,必在一处。”由此,人们把这种鸟比喻成爱情鸟。三国诗人曹植《送应氏诗二首》:“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唐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名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把比翼鸟说绝了,但自然界不存在只有一目、一翅、一足的半边鸟,《山海经》说这鸟“其状如凫”,说明这鸟是鸭类,而鸭类中的赤麻鸭,在繁殖期间,雌雄双宿双飞,形影不离,飞时翅膀煽动的频率基本协调一致,在天空中飞翔,看去像一只鸟在飞,正所谓“相得乃飞”,后经多人考证推理,比翼鸟就是赤麻鸭。
赤麻鸭,鸭科中一种体型较大的鸟,比家鸭大,体长在51至68厘米,重约1.5千克左右,雌雄长相基本一致,只是雌性个头小些。赤麻鸭给人整体形象是脚蹬黑靴,身披黄袍。如果仔细观察,雄性赤麻鸭头顶呈棕白色,颊、喉、前颈及颈侧呈淡棕黄色,繁殖季节,雄赤麻鸭脖子上有一狭窄的黑圈,有人说它带着黑色项链。赤麻鸭的胸、背及两肩均呈赤黄褐色,腰部呈棕褐色有虫蛀的状斑,翅膀上羽毛白色略沾点棕色,小羽翼及初级飞羽呈黑褐色,外飞羽呈绿色,眼虹膜呈暗褐色,嘴、脚和尾呈黑色。飞翔时黑色的飞羽、尾、嘴和脚、黄褐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形成鲜明的对照,野外极容易鉴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四月初,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积雪还没有融化,但贡格尔河、沙里河、亮子河及多伦河已经开河,草原上融化的积雪在河两侧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泡子。这时,赤麻鸭从南方飞来了。赤麻鸭一般都是集群而来,群的大小不一,有的十几只,也有上百只的,它们边飞边叫,在天空中排成“一”字型或直线型飞行。此时的达里诺尔还没有开湖,湖的岸边被河水冲出几百米的浅滩,飞来的赤麻鸭纷纷扑向这些河流、浅滩和水泡子,顿时,达里诺尔湖畔各河流各水域响起赤麻鸭的“嘎—嘎嘎—嘎嘎嘎—”的叫声,每年经过达里诺尔湖迁徙或在这里繁殖的鸟有一百多种,赤麻鸭是春天最早来到这里的鸟类之一。来到达里湖畔的赤麻鸭一部分在这里短时间停留几日或十几日,补充能量后,继续北飞,去外蒙古或西伯利亚“娶妻生子”,另一部分赤麻鸭就选择在这里繁殖后代。
达里诺尔地区的春汛一直持续到四月末,所以湖畔周围形成的水泡子到了五月份也不会枯竭,这时铺天盖地的白天鹅也飞来了,它们迅速抢占赤麻鸭占有的各个水域,赤麻鸭知道自己不是白天鹅的对手,乖乖地把最好的水域让给白天鹅,但赤麻鸭并没有离开这些水域,只是退到一边,它们要与白天鹅共享这块地盘,白天鹅把赤麻鸭赶跑后,一个猛子扎到水中的淤泥里,为了寻找食物,不断地搅动着水面,顿时,水面上漂浮起众多浮生物,此时赤麻鸭急忙赶来,这些浮生物可是它们最爱吃的食物。赤麻鸭主要吃水生植物的叶、芽、种子、谷物等,在达里湖畔,赤麻鸭更喜欢吃草原昆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虾、水娃、蚯蚓、小鱼及水中浮生物等。白天鹅从淤泥里拔出嘴巴,见到这些不劳而获的家伙,生气地再次把赤麻鸭赶出水面,但白天鹅下水后,赤麻鸭又悄悄地尾随而来,这种拉锯式的争斗,一直持续到白天鹅北去。
这段时间,赤麻鸭在水中嬉戏觅食,还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伴侣。
贡格尔草原的雪已经完全熔化,春汛结束,一些临时形成的水泡子也消失了,白天鹅也飞走了,留下繁殖的赤麻鸭此时几乎都集中到达里湖的南北两岸。湖的南北岸形成一块一块湿地,赤麻鸭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家安在这里,在这里安家,会为出生后的小赤麻鸭省去很多麻烦,但湿地能做巢穴的地方并不多,水边形成的洞穴较少,一对夫妻选中了湿地一个洞穴,夫妻俩欢天喜地开始建造巢穴时,突然来了另外一对赤麻鸭,它们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两对赤麻鸭在洞穴周围大打出手,很快,一对赤麻鸭败下阵来,飞走了,去另寻巢穴,取胜的赤麻鸭后来也没能保住这个家,白枕鹤来了,赤麻鸭吓得赶紧躲的远远的。
达里诺尔南部是浑善达克沙地,东部是贡格尔草原。邻近湖的南岸有一座山,叫曼陀山,距湖的北岸几公里处也有一座山,叫砧子山,两山都是火山喷发而成的石头山,石头山中,有大大小小的洞穴,这些洞穴成了赤麻鸭的家。
赤麻鸭营巢多在开阔草原上的天然洞穴或其他动物废弃的洞穴上,也在山间和湖泊岛屿的土洞和石穴中建家,所以达里诺尔的湖心岛也有赤麻鸭的家。
赤麻鸭的家建的非常简单,洞穴是天然形成的,有大有小,有宽有窄,巢穴铺少量的枯草和大量的绒羽毛。赤麻鸭每窝产卵6—12枚,每天产1枚卵,卵的重量74至85克,呈椭圆形,淡黄色。
赤麻鸭长到两年龄就能生儿育女了,“成婚典礼”地点一般选择在水中或草地中,“入洞房”前,雌赤麻鸭颈部向前直伸,头低向地面,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在雄赤麻鸭周围挑逗,雄赤麻鸭受到刺激后伸着脖子走向雌赤麻鸭,相互转了几圈,然后雄赤麻鸭衔住雌赤麻鸭的肩羽,上到雌赤麻鸭的背上,来完成它们繁衍后代的壮举,赤麻鸭夫妻通常一年繁殖一次。
雌赤麻鸭把卵完全产完后负责孵卵,而雄赤麻鸭负责警戒,草原雕、白尾海雕是赤麻鸭的天敌,它们好像知道赤麻鸭在这两座山上做巢,不断在这两座山中寻找,雄赤麻鸭见雕们来了,高声鸣叫,告诉雌赤麻鸭有危险注意隐蔽,雌赤麻鸭听到警报声,尽量往洞穴里退,并趴下,头紧挨着地,以免被雕们发现,如果雕们仍然往洞穴边靠近,雄赤麻鸭就迎面向雕们俯冲过去,雕们被雄赤麻鸭吸引了,转身去追逐雄赤麻鸭,雄赤麻鸭围着山一圈一圈地转……危险解除后,雄赤麻鸭向雌赤麻鸭发出解除危险的信号,雌赤麻鸭用羽绒把卵盖住,然后随着雄赤麻鸭一起外出觅食,觅食结束后,双双结伴而归,雌赤麻鸭回到巢穴,雄赤麻鸭栖息于巢穴附近继续警戒。如此这般,赤麻鸭夫妇终于合力保全了小赤麻鸭安全地度过了27至30天的孵化期。
5月初,小赤麻鸭出壳了。
一窝全部出壳的小赤麻鸭必须一天内喝上水,否则小赤麻鸭就会死掉,赤麻鸭的巢穴建在半腰山或山顶,离地面垂直距离也有三四百米,山下距湖区还有一段漫长的路,小赤麻鸭必须跟着父母从几百米的悬崖上跳下来,然后在父母的带领下过草原、穿公路、越围栏、躲牛马羊群,才能到达安全的水域。
天刚放亮,赤麻鸭一家就开始行动了,雄赤麻鸭仍然负责警戒,见一切都安全,及时地向雌赤麻鸭发出信号,雌赤麻鸭清点了一下孩子们的数量,然后把孩子们带到窝门口,叫了几声,好像对孩子们说,跟妈妈跳崖,赤麻鸭妈妈勇敢地跳下悬崖第一个台阶,它的孩子们见妈妈跳下去了,谁也没有犹豫,纷纷地往下跳,第二个台阶、第三个台阶都这样跳下去了。这时,天空中有几只草原雕在盘旋,雄赤麻鸭发出警告,赤麻鸭妈妈忙招呼孩子快速隐蔽……危险解除后,赤麻鸭妈妈继续带着孩子们进行危险的旅行,到了悬崖下的草原上,已经是中午时分,赤麻鸭爸爸也来到这里与它们会合,夫妻俩清点了一下孩子们的数量,发现少了几只,这种结果,赤麻鸭夫妻心里早有准备,它们没有悲伤,也顾不上休息,妈妈在前,爸爸断后,带领着孩子们继续前行。
天黑了,赤麻鸭夫妻终于把孩子们带到了湖边,小赤麻鸭出生后身上就长满了绒羽,天生会游泳和潜水,它们跳进湖水里,尽情地玩耍,快乐成长。
达里诺尔南岸是浑善达克沙地,沙地中有大量枯死的树木,这些枯死的树木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树洞,赤麻鸭也借助这些树洞筑巢,在树洞里出生的小赤麻鸭虽然安全,但因为树洞里上下有一段垂直距离,小赤麻鸭出生后必须跳跃这段垂直距离,而跳出这段垂直距离非常不容易,要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跳不出树洞的小赤麻鸭永远地留在了那里,只有跳出树洞的小赤麻鸭才能在妈妈爸爸的护送下,出生当天去湖边喝水。
5月初到6月初,达里诺尔湖边及周围的水泡子里大小赤麻鸭越聚越多,看去已经分辨不出谁与谁是一家,但水中的赤麻鸭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生存活动,雌赤麻鸭教小赤麻鸭生活技能和生存本能,雄赤麻鸭负责警戒,有了危险,很多哨兵一起吹响警笛,小赤麻鸭们迅速地躲到水草里或潜到深水中。
50天后,小赤麻鸭就可以飞翔了。
9月,达里诺尔岸上的碱蓬已经成熟,成熟的碱蓬籽和叶呈暗红色,刹那间变成了红海滩,达里诺尔最美的季节到来了。小赤麻鸭已经长大,妈妈爸爸把它们领到湖岸上,成熟的碱蓬种子,为它们快速地补充能量,为即将的迁移做最后的准备。
10月末到11月初,赤麻鸭开始南迁,迁徙前开始集群,集群多以家族群为主,也有几个家族集成一个群,集群后,分批离开达里诺尔,直至大雪来临,赤麻鸭才完全离开达里诺尔流域。
赤麻鸭分布很广,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都有,在中国繁殖主要在东北、西北及青藏高原,1990年亚洲隆冬水鸟调查显示,在中国越冬的赤麻鸭种群不超过3000只。
《诗经》开篇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的“雎鸠”研究者说是一种鸟,“雎鸠”是什么鸟?众说纷纭,有鱼鹰说、大苇莺说、白腹秧鸡说等等,而赤麻鸭说更贴近“雎鸠”的特点。
所以说赤麻鸭被誉为比翼鸟、爱情鸟当之无愧。
赤麻鸭 摄影 戚广有
来源: 达里诺尔野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