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宝宝可能会有头颈部及面部畸形,活动障碍,还可能有脊柱姿势异常。但如果早期发现并进行正规干预,大部分宝宝无明显后遗症。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胸锁乳突肌的先天性单侧挛缩,导致头颈的不对称畸形,头歪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可表现为:

1.斜颈畸形

宝宝出生后家长可发现宝宝头部向患侧歪,面部向健侧转,下颌朝向健侧肩部。症状较轻者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也有部分症状较轻的宝宝仅有头部歪斜,但无胸锁乳突肌肿块、肌紧张以及颈部被动活动受限。若不及时干预,此症状可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日益加重。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

2.颈部肿块

一般出生后2周内可触及颈部肿块,同时患侧胸锁乳突肌明显紧张,部分可及条索状,肿块多呈梭形,无压痛。

3.颅面部畸形

宝宝早期可能出现斜头畸形,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即会出现颜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头面部不对称,大小眼,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窄而平。此外,宝宝整个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现不对称性改变。

4.颈部活动受限

婴儿出生2~3周,家长发现宝宝头总喜欢转向一侧,而向另一侧转动时范围受限,比如总喜欢在一侧喝奶,不太愿意转向另一侧;只喜欢吃一侧的手。

目前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宫内胎位不正、 胸锁乳突肌胚胎发育异常、遗传、胸锁乳突肌血肿等相关

2018年发布的《先天性肌性斜颈物理治疗指南》明确指出,鉴别和早期的康复介入是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的重点,在这里就给各位家长支支招:

1.轻轻触摸宝宝的双耳后到锁骨之间的颈部,双侧颈部肌肉的触感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圆形或梭状的肿块?

2.观察宝宝的头型和面部是否存在不对称,双眼双耳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

3.家长可以在家中简单地观察宝宝在仰卧,俯卧,直立位下身体是否能够保持对称的姿势?

4.观察宝宝在睡觉,玩耍和喝奶时头颈部向两侧主动转动的范围是否一致?

当宝宝有以上任何一种表现时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尽早到康复医学科、儿童骨科进行检查。

颈部超声检查是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观察康复治疗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B超无痛苦、无损伤、无放射性,宝宝可以放心接受检查。

这时候,很多家长要问了,康复医学科医师不仅要宝宝进行颈部超声检查,还建议增加一个髋关节超声检查,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往往容易合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率为7%~20%,所以一般建议进行髋关节超声筛查,以排除是否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出生6个月内的宝宝髋臼和股骨头主要为软骨,可以通过超声进行髋关节检查,避免X线。

一旦确诊需要尽早进行医疗干预,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康复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01 康复治疗

对于一岁以内的小宝宝,采取正规康复治疗大部分可获得满意疗效,疗效与肿块性质、治疗开始时间、治疗的频率、姿势管理等相关。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温热敷、推拿、牵伸、运动疗法、姿势管理、家庭指导等。其目的在于使肿块及早消散,防止肌肉纤维发生挛缩。建议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可在专业的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家庭康复治疗。如局部适度的按揉、睡姿的调整、喂养习惯的改变等。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大多数宝宝可以治愈。因此,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规律的康复治疗。

02 手术治疗

1岁以上或经康复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斜颈宝宝,可选择手术治疗,避免并发严重的面部畸形、姿势性斜视和颈椎姿势异常等,术后一般需要颈托固定。解除固定后,根据需要,可以进行颈部姿势、功能的康复训练。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中国科协科普部2022年度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项目“全国学会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康复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资助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