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区各地早稻水稻第三代稻飞虱大发生,王凯学在广西容县杨梅镇开展水稻稻飞虱防控培训。

“咬定青山不放松,咬定绿色不放松,咬定生态不放松。”1983年开始从事植保工作以来,王凯学一直兢兢业业,多次抗战在植保第一线,为的就是实现这句人生箴言。30多年,这位被称为“灭虫大战”前线指挥的“医生”消灭过许多病虫、鼠害,指挥“千军万马”打了多场漂亮的“灭虫大战”,多次击败了让人闻之色变的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种卷叶螟的简称)、东亚飞蝗、红火蚁,挽救了数以万计的农作物。

1983年,从广西农业学院(现为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后,王凯学来到广西植保站工作,开始他的植保生涯,2003年起他任广西植保总站站长。无论是基层植保员,还是植保总站站长,王凯学都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哪里出现比较严重的病虫害,哪里的田间就会出现他的身影。王凯学常说,“我们是植物医生,没有高明的医术就没法保卫田野。”

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广西是我国农业生物灾害的常发、多发、重发区,同时也是重大迁飞性害虫迁入我国的桥头堡和二次增殖地,在全国重大病虫害防控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农作物病虫害日趋加重,发生面积、暴发频率、危害程度逐年递增,如不进行防治,每年因病虫危害损失农作物1000万吨以上,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这么严峻的形势,王凯学化挑战为动力,迎难而上,带领全区的植保人员立下军令状——病虫灾不灭,不下火线!每次病虫害暴发,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防灾第一线,做方案、组织应急防治、做宣传、进行技术培训、巡查督导,不敢有半点懈怠。他说,植保就是要与时间赛跑,虫口夺粮。在他与同事的努力下,多年来他们打赢了一场接一场的病虫灾歼灭战,创出一个又一个的“广西经验”。在多次“人虫大战”中,2005年的“一年两大战”最让广西植保人记忆犹新。

2005年3月,广西首次发现红火蚁,这种原产于南美洲的危险性害虫对人畜的为害都极大,当时世界各国昆虫专家对红火蚁的防控都伤透脑筋,王凯学也面临着一场从未经历的战斗。经过分析,王凯学最后确定用毒饵诱杀技术:将白糖熬成糖浆,加上花生油和缓效杀虫剂制成的毒饵,放在蚁穴附近,结果第二天就发现“蚁尸成山”,最后深挖蚁巢检查,蚁巢中的红火蚁全军覆灭,肉眼已观察不到红火蚁。这次试验突破了国内外传统的防治方法,毒饵诱杀方法推广后,广西红火蚁疫情迅速得到控制,节省防治经费达 2000 多万元,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评价。

另一次“大战”,“对手”是东亚飞蝗。2005年9月,东亚飞蝗在桂中甘蔗地局部大暴发,“400亿只高密度的蝗群,一天之内可吃掉8万吨各种食物,相当于40万人一年的口粮” 。第一次与如此多的飞蝗面对面,王凯学震惊了。甘蔗地密不透风,人根本无法走进田里,常规的机动喷雾、手动喷雾防控难度很大并且收效甚微。如果不及时控制,让蝗蝻羽化,后果将不堪设想。这让王凯学心急如焚。为了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王凯学不分昼夜,研究对策,数次试验,终于形成了一套行之创新有效的、以烟雾机为主多方围剿的完善防控方案,并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发动了全面、大规模的“反攻”,迅速控制了蝗虫的危害。历经1个月,王凯学与他指挥的“灭蝗大军”日夜跟时间赛跑,先后出动3.8万人次,防治东亚飞蝗近 30万亩次,防蝗大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一技术创新成为全国蔗地防控蝗虫的成功典范。

大战是应急,保护是根本。为了宣传、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王凯学付出了无数汗水和辛劳。多年来,他踏遍八桂大地的千山万水,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植保理念,推广杀虫灯、性诱剂、黄板、毒饵站等生态控害技术。为了帮助永福县三皇乡、资源县车田乡等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薄弱地区应用“绿色植保”新技术,发展优质番茄生产,王凯学住到了村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到地里指导,晚上集中给农民授课,有时一住就是10多天,慢慢地,农民对绿色植保技术越来越感兴趣,有时候上课到晚上11点还不愿散去。经过指导培训,2003年永福县三皇乡农民自筹资金购置了频振式杀虫灯127盏,创办了6000亩无公害番茄生产基地,随后迅速扩大,2006年,应用面积达4万亩,应用杀虫灯1000多台,至今已带动毗邻的几个乡镇,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超过10万亩,成为万亩“绿色植保”示范长廊,现在永福每年均有10余万吨的产品销往广东、上海等地。在他的带领下,广西的绿色植保取得了长足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每年达3000万亩次以上,减少杀虫剂超过8000吨。广西工作成效也获得了上级肯定,“广西成为绿色植保事业先行者领航者”。 由于贡献突出,王凯学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自治区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2014年12月,王凯学调任广西自治区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虽然离开了植保的工作岗位,但大家相信,这位“田间守护者”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会有新的成就,广西的农田里会有新的故事。(李 滨)

来源: 桂工科普